2019年5月29日,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在四川大学文科楼250会议室举办了“民俗、遗产、旅游:乡村研究三人谈”学术交流。中心秘书长徐新建教授主持,中心特聘教授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汤晓青评议,中心副秘书长李菲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孙九霞教授参与对话。本次活动也作为四川大学文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的专题课程向研究生开放,来自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院校的师生参与了本次交流。
活动以三人谈方式进行,由徐新建、孙九霞和李菲分别从“民俗、遗产和旅游”三个角度阐述后展开对话。徐新建提出将“乡村”概念置于“家国之间”与“血缘之外”的交错架构中去理解,将其视为连接家户与国家共同体的重要纽带,振兴乡村的核心在于振兴社会结构。孙九霞将乡村置于旅游业兴起的背景下加以关照,强调其作为游客寻找与城市对照的差异性存在这一特性。她指出旅游作为一种开发模式,使乡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成为了游客的消费品,从而生产出一种新的城乡关系。李菲的对谈从梳理法国的遗产运动引入,着重探讨了乡村遗产的三个面向以及汉族村落和非汉民族村落在对遗产进行表述时具有的差异。
汤晓青研究员的评议对三人谈的议题作了回应,同时指出在谈论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与民俗遗产时,需要关注文化所有权的传统归属和现代更替问题。
活动下半场转入三人谈的对话环节。三位学者就城乡关系、遗产归属权、“新乡贤”等议题展开讨论。在随后的开放讨论中,研究生同学及旁听的与会者也相继提问并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刘婷婷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