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下旬,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邀请中心特聘教授、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前任主编汤晓青研究员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马克•本德尔(Mark Bender)举办民族文学专题讲座,题目分别是《从自在到自觉:民族文学研究发展趋势漫谈》和《蝴蝶和龙鹰:中国西南的过程史诗》(“Butterfly and Dragon-Eagles:Processing Epic from Southwest China”)。协同创新中心秘书长徐新建教授、梁昭副教授以及四川大学与西南民族大学的师生参加了讲座。 汤晓青研究员围绕《民族文学研究》的创办实践,结合自己30余年来的编辑经验,分阶段介绍了中国民族文学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从“自在”到“自觉”的发展历程。讲座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在20世纪和21世纪呈现出来的总体特征加以分析,并阐述了该学科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前景。 马克•本德尔教授从“过程史诗”(Processing Epic)的角度来解释中国西南的少数民族史诗,重点分析了苗族创始史诗“蝴蝶妈妈”和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龙”,同时介绍了他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对彝族和苗族史诗进行的田野调查和翻译,最后对苗、彝两个民族的史诗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 讲座互动环节,两位学者同与会师生进行了交流。大家围绕民间文学展开讨论。本次活动主题集中,观点新颖,视野开阔,使与会者深受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