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历史大变局:形塑中国三千年》
作者:龚鹏程
书名:《历史大变局:形塑中国三千年》(全三册)
出版时间:2023年01月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3967437
内容简介
《历史大变局:形塑中国三千年》是北京大学龚鹏程教授主编的一部特殊的中国历史读本,全书收录历代经典文章139篇,按照纵向的时间顺序,以原点的形式,全面展现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书中收录的139篇文章,起于尧舜,终于孙中山先生过世,可分为改变了历史的文章和标记了历史改变的文章。改变历史的文章是说中国的历史因这些文章而改变了命运,或者可以说这些文章形塑了中国历史,如若无李斯的《谏逐客书》,秦国可能就把包括李斯在内的各国游士全部赶回老家去了,那么后来秦也就未必能统一天下;又如如果没有梁启超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引发了倒袁风潮,袁世凯称帝的事情到底如何了局,也没有人可以预料。所以这类文章具体牵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标记了历史改变的文章则是历史变动的直接证词,如政事方面的汉文帝的《除肉刑诏》,学术方面的《论迎佛骨表》等,或代表了一种新观念新时代的出现,或宣告了变局的形成。当然,有些文章其实是兼具两种功能的,并不能很截然地分为是哪种类型,但是两者结合起来,无疑直接说明了中国历史。而原始文献的说明作用无疑又是最大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该书要以原始文献作为说理论事的基础。全书依照简介、原点、译文、背景说明、影响五大块解析相关文章,条分缕析,用通俗晓畅的语言讲解三千年中国史,让读史也可以变得不沉重。
20《文化的世界史》
作者:[德] 阿尔弗雷德·韦伯
译者:姚燕
书名:《文化的世界史》
出版时间:2022年05月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76430
内容简介
《文化的世界史》是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的经典著作之一。阿尔弗雷德•韦伯致力于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不同文化的历史,对世界文化的变迁做出历史哲学层面的解释,也即解释各个文化在其本身的成长和发展区域中的本质和真实情况。他将文化的发展分为不同层级和阶段,完整描绘了从原始文化到古典文化,再到亚洲、欧洲等发达文化,直至现代文化的人类历程。他将文化放归其原生土壤,强调人的自发性创造对历史的推动作用。阿尔弗雷德•韦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世界文化图景,栩栩如生,思想丰富,也让我们意识到,一切文化都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作者所言,“既往是现在的明镜,而现在则是焚毁以往的木柴。二者相加,经过诠释,便为正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打开了认识的途径。”
21《走过两遍的路》
作者:[美] 柯文(Paul A. Cohen)
书名:《走过两遍的路》
出版时间:2022年06月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96994
内容简介
美国学者柯文在中国史研究领域声名卓著,其专著《在中国发现历史》《历史三调》等受到中国学者的广泛关注。这部柯文先生治学中国历史六十载的回忆录,生动讲述了这位近90岁高龄学者的学术生涯及学术思想的发展之径,其间还穿插了他与导师费正清、史华慈及美国和中国学界同行的交流,以及出版专著时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当初亲身经历的历史,与后来重构的历史迥然不同,这正是柯文先生“走过两遍的路”的意义所在。
22《文明的两端》
作者:何怀宏
书名:《文明的两端》
出版日期:2022年07月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49236
内容简介
本书核心要探讨的是文明的“前”、“后”两端:前端是指人类将要进入文明和进入之后一直到物质基础、政治秩序和精神文明的形态基本确立,即几大文明的根本价值观开始分流的一段时间;后端是指人类进入思想启蒙和工业文明以来的时代,尤其是进入高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代。
在文明开始的一端,先是追溯宇宙、地球、自然生命的演化,接着探讨人类和它们的关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初始动因,从物质文明到政治文明再到精神文明的基本过程,信仰和价值观在和政治的互动中所起的作用等。在现代的一端,则主要是反省文明所取得的成就,尤其是近代以来的成败,认识现代文明的性质和特点,注意价值的转换和趋同,观察它的推进者和抵制者,思考它遇到的挑战和危机,预测它可能的走向。同时,本书也会注意两端之间的联系和对照,尤其是物质层面对人的精神信仰和文化的基础性影响,以及不同价值观对各种文明的引导及其在全球的汇合与撞击。
揆诸西方学者的文明史著作,从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到汤因比的文明史研究,虽然都是观察与思考并重,但对中华文明却不易有深刻的亲身体验;中国学者的中华文明史著作,则往往局限于自身,且反省和危机意识不足。因此,本书在文明的始端,更多地关注中华文明的历史起源和演变;在文明的近端,则更多地关注人类共同体的未来命运。
23《儒法国家》
作者:赵鼎新
书名:《儒法国家》
出版日期:2022年06月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215213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旨在对中国历史型态作出解释的社会学著作。我使用“中国”一词是为了表述上的方便实际上,它所指涉的是一个版图在历史上时有变化的地区,在那里,汉字作为主要的书面交流工具,而其居民则凝聚于一个虽有更新变化但终可辨识的文化综合体内。这个文化综合体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中华文明”。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绪论和理论概述所组成。第二部分中的两章分析了中华文明的形成期,即西周时代(约前1045一前771)的政治、社会、思想与经济背景同时也对这一时期的地理和气候环境有所讨论。第三部分是全书的核心,通盖了自春秋战国时代(前770一前 221》至西汉(前206一8)初期的历史。由于春秋战国时代大约与周王朝势力亵落到秦一统天下的“东周”时代(前770一前249)相重合,故以下对这一时期亦以“东 周”相称第三部分的六个章节研究的则是那此激发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市场关系与官僚制帝国的兴起或至少是使这些历史现象得以在中国出现的社会因素与历史动力,同时探讨了举的统一与“儒法国家”在西汉的肇始。
本书采用查尔斯·梯利(Charles Tilly)对国家的定义,即:国家是“在相当规模的领土范围内,一种有别于家庭与亲属组织,在某些方面凌驾于其他社会组织之上,行使强制性权力的组织”,本书中,“帝国”这-称谓具有特指的含义。指的是前现代农业国家的一种类型。这一类国家控制着多个城市中心,拥有广阔的腹地,对不同种族背景的人群实行因地制宜的统治。由于前现代国家的社会渗适能力有限,帝国对于地方社会和边疆地区只能实行间接统治。
24《现代中国的形成》
作者:李怀印
书名:《现代中国的形成》
出版日期:2022年2月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44125
内容简介
今天的中国究竟从何而来?现代中国何以能避免多族群帝国崩溃和分裂的命运,建立一个高度有效且长期稳定的国家?其疆域构成、族群组合和政权形态具有何种历史合理性与独特性?今后的中国国家能否继续维持“既大且强”的格局?本书令人信服地回答了以上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本书是一部视野宏大、新见迭出的中国近现代史著作。全书主要围绕对现代中国形成过程的重新认识问题,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历史书写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两方面展开研究。作者从全球史的视角,着眼于地缘政治、财政军事和政治认同三个要素,全面论述十七至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的形成过程,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下探寻现代中国形成的独特路径。全书视野宽广,内容丰富,见解独到,对于试图理解现代中国之过去与未来的研究者和普通读者来说,都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精彩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