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31日,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大学共同主办,四川省社科院、四川省文物局、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联合承办的“2024中华文化天府论坛”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本次论坛围绕“文化传承 文明互鉴”主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突出学术性、国际性、创新性,聚焦“保护文化遗产、赓续历史文脉”的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旨在凝聚跨越国界保护传承人类文化瑰宝的共识。
10月30日,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莉,四川大学校长汪劲松,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姚远,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副司长、二级巡视员张磊等相关领导及来自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法国索邦大学、意大利佩鲁贾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伦敦大学学院、韩国成均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26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高中伟主持。在主论坛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考古遗产管理国际科学委员会秘书长马修·温科普(Matthew Whincop),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研究员王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特别顾问卡罗莱纳·卡斯特罗(Carolina Castellanos),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院遗产研究教授、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委员会遗产领域首席研究员罗德尼·哈里森(Rodney Harrison),中国文物学会会长顾玉才,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四川大学杰出教授霍巍等7位专家围绕考古类世界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管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全球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等主题开展了主旨演讲。
会议开幕式
当天下午,由中心承办的平行论坛“文明互鉴:文化遗产与人类文明多样性”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三星堆厅举行。来自伦敦大学、法国索邦大学、意大利佩鲁贾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30余位学者齐聚一堂,就文化遗产与人类文明多样性的相关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曾明教授担任主持
分论坛二由中心副主任曾明教授主持,曾明教授肯定了本次会议对于推动文明互鉴和文化遗产保护贡献的重要意义,对与会嘉宾表示了热烈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四川发展的关心、支持与帮助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心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席曹顺庆教授以“文明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为题,对文明互鉴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阐述。曹顺庆教授提出,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和创新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然而长期以来,作为文明史中的重要一环,“文明交往互鉴史”依旧被遗漏、被省略、被简化。西方编撰的文明史和论著却普遍忽视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互相学习的史实,其目的在于构建一套以西方为中心的“普世价值”体系,中国学界也同样存在忽略文明互鉴的现象。确立文明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基础,学者们应从文明互鉴的角度着眼重写文明史,创造出脱离西方话语意识之下的带有中国特色的文论体系。
曹顺庆教授主旨演讲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凌明教授以“古蜀国遗址在东亚青铜文化中的独特性”为题,对东亚青铜文化圈当中古蜀国文明的价值进行了深度剖析。凌明教授指出,在东亚青铜文化中古蜀国的文化交流范围是是十分广泛的,这种文化交流一定是双向的,古蜀国一方面受到外来文化要素的影响,同时它也自身具备相当程度的对外的文化影响力。频繁的文化交流使得古蜀国青铜文明具备了突出的多元互动和融合创新的特点,也塑造了他们自身独特的文化面貌。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讲,古蜀国和中原文明之间有很大的共性,同时古蜀国的青铜文化在东亚的青铜文化圈内部也有自身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反映在器物的造型和社会形态、信仰体系等各个方面,使之成为了东亚青铜文化圈中一个具有典范意义的代表。
凌明教授主旨演讲
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蒂姆·温特(Tim Winter)教授以“新的欧洲文明和欧洲遗产的概念”为题,指出作为一个专业术语的“文明”一词具有不断被更迭延展的多义性和如今人们应该怎样看待文明和遗产及其内部变化。如今,这一词汇常与“文化”联结在一起,使人们更需要反思过去如何构建,未来应该如何构建。人们应该怎样将过去的某些元素定义为遗产,并且将它形塑成我们文明的一部分。对于中国而言,必须要用如同“一带一路”的全球性文化行动解决现存的历史问题或地缘政治问题。
蒂姆·温特教授主旨演讲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何成洲教授以“人工智能时代游戏与文化产业的传承”为题,指出游戏是文学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构成了当下极具活力与广阔前景的文化产业,也代表这一时代的新质文化生产力。游戏作为一种新的正在崛起的媒介,改变着知识生产和传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正在或即将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技术方面,数字化是游戏制作的推进器,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代码编写、音效制作、画面生成、情节设计、动作构建等自动化程度的提升,大大提高游戏的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和周期。作为一个新兴的大众媒体,游戏是一个跨媒介多媒态的综合体,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必然充分利用人文艺术的深厚积淀,进而成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
何成洲教授主旨演讲
欧洲科学院院士、法国索邦大学教授贝尔纳·弗朗科(Bernard Franco)教授以“伏尔泰对中国的描绘——跨文化对话的模糊性”为题,阐述了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如何构建他们对中国的想象与认识的过程。伏尔泰与孟德斯鸠都是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法国哲学家,对他们而言,与其说作为一个国家而存在的“中国”是一种文化现实,不如说是一种悬置于权力关系之上的智慧的典范。以中国形象为镜,伏尔泰与孟德斯鸠实现了对法国文化的批判性审视。通过这种带有浓厚的“东方主义”色彩的异域想象,伏尔泰最终建立了“文学共和国”的概念,孟德斯鸠则将自身的文化理念建立在世界性的形象建构之上。
贝尔纳·弗朗科教授主旨演讲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王宁教授以“重写世界文学史——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模式”为题,指出世界文明互鉴尽管已经成为大家都承认的共识,但在世界文学史的写作也依然存在着一些西方中心主义,如今应当果断地结束过去习用的以西方为中心的述说模式,与世界文化和文明互鉴互证和互施。在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领域,当前最前沿的学术课题之一就是通过对世界文学概念的重新建构达到重写世界文学史的目的,而这也是中国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者的一个重要任务。研究者们应当将世界文学放在更广阔的世界文明史大背景下考察,便于提出世界文学史的书写策略及对世界文学理论话语的重新建构。如今学界超越西方中心主义之模式的尝试,都需要建立在文明互鉴的基础上进行,一方面要承认西方文明对国内的极大影响和启示,另一方面也要在文明互鉴中彰显中国的立场和视角。
王宁教授主旨演讲
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心特聘专家叶舒宪教授以“文明互鉴的文化基因视角”为题,详细梳理了人类文明产生以来曾出现的三种基础形态。叶舒宪教授提出应当从文化自觉的时代要求出发,清理如今残存在教育中的殖民性遗留,需要有超越单一学科本位视角的宏大胸怀和通识的知识观,让文化总体的思想发生史研究和文化理论建构作为文科学术范式创新引擎。在此前提条件满足的基础上,进而设想学科内部的重写文学史、文论史和美学史的创新思路。总体性思想发生史研究,需要全新的文化基因视角。
叶舒宪教授主旨演讲
随后,分论坛分别以“古蜀文明与世界青铜文明”“文化遗产与世界文明史”“文化遗产与文化交流”“文化遗产与人类文明多元发展”为主题开展了四场圆桌对话。
第一场圆桌对话“古蜀文明与世界青铜文明”,由北京大学教授、三星堆研究院学术院长孙华教授主持,与谈嘉宾分别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霍巍教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凌明教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吴小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教授,武汉大学张昌平教授,成都理工大学王运生教授,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王方教授,四川大学国家级考古学实验教学中心文物分析实验室主任黎海超教授。
与会专家围绕古蜀文化的特征、关联性要素,包括资源、技术、艺术、思想的来源以及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展开了深入交流,并探讨了三星堆文化发展的因素、川大考古团队关于三星堆研究的最新进展、三星堆祭祀区的祭祀行为和年代研究等问题。
第一场圆桌对话讨论现场
第二场圆桌对话“文化遗产与世界文明史”,由中心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傅其林教授担任主持,与谈嘉宾分别为欧洲科学院院士、法国索邦大学教授贝尔纳·弗朗科教授,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蒂姆·温特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长、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彭吉象教授,中心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席曹顺庆教授,四川大学特聘教授金惠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文学人类学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叶舒宪教授,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宫长为教授。
与会专家围绕中华文明史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于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观念和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展开了深入探讨,重申了有关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并对跨亚欧大陆的交流现象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第二场圆桌对话讨论现场
第三场圆桌对话“文化遗产与文化交流”,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过常宝教授主持,与谈嘉宾分别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国家级领军人才何成洲教授,西北大学教授、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建新教授,原西南民族大学校长、中心副主任、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分中心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席曾明教授,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韩国成均馆大学资深教授、Neohelicon(A&HCI)执行主编西蒙·艾斯托克(Simon C. Estok)教授,原成都大学副校长、成都大学教授、文明互鉴与“一带一路”研究分中心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席杨玉华教授,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中心副主任张法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刘洪涛教授。
与会专家围绕中华文明的本质特征和和巴蜀文明的域外影响展开讨论,延伸至了巴蜀文明中的巫文化以及中国移民对加拿大的历史贡献等问题,并对曹顺庆教授的三部世界文学史专著所构成的论述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三场圆桌对话讨论现场
第四场圆桌对话“文化遗产与人类文明多元发展”,由欧洲科学院院士、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方维规教授主持,与谈嘉宾分别为文化人类学家、意大利博物馆与遗产人类学家协会主席亚历山德拉·布罗科里尼(Alessandra Broccolini)教授,文化人类学家、意大利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央研究所的成员、意大利应用人类学学会与意大利领土学会成员辛奇娅·马尔切西尼亚(Cinzia Marchesini)教授,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院文化遗产学教授、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委员会遗产领域首席研究员罗德尼·哈里森教授,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普渡大学教授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克(Steven Totosy de Zepetnek)教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考古遗产管理国际科学委员会秘书长马修·温科普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特别顾问卡罗莱纳·卡斯特罗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宁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彭成义教授。
与会专家围绕意大利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民间文化样态进行讨论,从跨文化研究深入到了对历史文物进行保护与研究的重要议题。不仅强调了人类文明的多元性与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也呼吁了要通过科学的方式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实践。
第四场圆桌对话讨论现场
在学术总结环节,曹顺庆教授表示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中来,在文明互鉴中增进对彼此的理解,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繁荣与发展。在本次讨论中,与会专家围绕“文明互鉴:文化遗产与人类文明多样性”这一议题,从古蜀文明与世界青铜文明、文化遗产与世界文明史、文化遗产与文化交流、文化遗产与人类文明多元发展等不同视角,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支持。
曹顺庆教授总结
继学术讨论环节后,分论坛举行了《看见皮洛》纪录片的发布仪式。该纪录由四川广播电视台制作,纪录片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金珠镇皮洛村的考古发掘为线索,通过被发掘出来的石器,勾勒出二十万年前高海拔地区远古人类的迁徙路径与生存状貌,描绘了一副旧石器时代人类文明繁衍生息的壮阔画卷。《看见皮洛》为与会者提供了直观而深刻的视觉体验,以别样的媒体形式生动地展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为本次论坛所讨论的主题提供了重要参考,并引发了现场观众的热烈讨论,与会专家们也在观看后交流了自己对于旧石器时代考古现场的认识。分论坛在热烈的讨论中落下了帷幕。
《看见皮洛》发布仪式现场
分论坛二与会专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