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bg
热点推荐
01
02
03
04
工作简报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工作简报   正文
简报第267期:中心特聘专家阿来应邀于“天府文艺讲坛”主讲《让批评回到文学现场》
上传时间:2022-10-26 21:24:48 | 发布人:暂无 | 阅读:

12月29日下午,由四川日报全媒体主办、四川省图书馆协办的“天府文艺讲坛”第三场讲座在省图第一学术报告厅举行。本场讲座由中心特聘专家、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阿来主讲《让批评回到文学现场》。

讲座中,阿来从中国文学的古老传统“知人论世”出发,以大众熟知的小说和诗歌作品为例,强调了“回到文学现场”对于文学批评的重要价值。他首先分析了杜甫名诗《春日怀李白》中的“知人论世”,并指出,如果我们用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分析这首诗,会发现它不仅仅是一首描绘友谊的诗,还可以从中找到杜甫鲜明的诗学主张,即“批评”应该结合人和文本。“现场是什么?李白不在现场,但是李白的诗在现场,他写的不是脱离实际的东西,而是畅叙友谊的时候,两个文人的相交。美学原则是两个伟大文人友谊的基础。”

阿来引用的第二个例子是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二)》。在他看来,今是昨非、忽视事物发展规律的观点是不可取的。他强调,批评应该将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政治、文化、风俗等多种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判断。做批评应该真正了解批评的对象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而不应抛开“现场”自说自话。最后,阿来分析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背景之下,文学如何发挥批评的作用。从胡适发表于《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到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再到鲁迅的《狂人日记》,中国文学在这些先行者的引领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发生着从旧到新的变化。阿来认为,今天我们看待五四时期的文学作品,同样要回到“现场”,从具体的历史语境出发认识、发现它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中国文学的过去和现在。(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秘书处 2021年12月31日)

联系方式
邮箱:scu2011construct@163.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川大路二段文科楼1区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文科楼
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