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心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世界宗教与普世伦理研究中心杨煦生主任新著《精神的维度》由民族出版社推出。该著是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组织出版的系列成果之一。
杨煦生教授是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近年来重点研究方向为中国宗教思想史、比较思想、德国哲学及欧洲汉学,出版作品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Immanente Transzendenz:Eine Untersuchung der Transzendenzerfahrung in der antiken chinesischen Religiositat》等。《精神的维度》系作者自1980年代以来与精神史主题相关的中文作品文集。
作者强调,“精神”这个虽然已经很日常化、报章化的语词,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语境中仍呈现出两极化面相,即:
——或显得极度奢侈:在AI行将君临世界,人类(Homo Sapien)成了需要重新定义的可疑的弱势群体的时代,有关精神的任何言说,是否终将成为一种人类最后的心理奢靡行为?
——或显得极度可乐:在物质主义早就荡涤人心、人类自觉销蚀心灵禀赋以适应漫天红尘的时代,有关精神的事体和言说,用《老子》的句式,大概都将面临一种“XX闻之,大笑之,不笑不足为XX”的情状。
作者的结论是:在技术的白昼和物质主义、犬儒主义的暗夜之间,精神正在成为徘徊于阴阳之间的灰色幽灵,“朗朗乾坤,暗影曈曈。”
自2013年创建以来,本中心分别与民族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合作,陆续推出的成果还包括:纳日碧力戈《民族三元观:基于皮尔士理论的比较研究》、罗庆春《双语人生的诗化创造:中国多民族文学理论与实践》、李菲《身体的隐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反思》、宗争和梁昭《民族符号学论文集》、梁昭《文学世界与族群书写》、邱硕《成都形象:表述与变迁》等。目前由徐新建、梁昭等合译的波亚托斯《文学人类学:人、符号和文学的跨学科新方法》、徐新建《多民族国家的人类学》也在出版策划中。(郭天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