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年3月21日 下午3:00-5:00
地点:四川大学文科楼251办公室
出席人员:
中心领导小组成员:中心主任项楚教授、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曹顺庆教授、副组长姚乐野教授、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徐新建教授
中心理事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及相关专家:冯宪光教授、陈廷湘教授、尹富教授、傅其林教授、唐小林教授
中心秘书处学术秘书:曾玉洁、李菲
会议主持:项楚教授
议题:协同创新中心工作汇报及近期计划
会务组:李国太、邱硕
2014年3月21日下午,四川大学“2011计划”培育项目——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在四川大学文科楼251办公室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有:
一、徐新建秘书长汇报工作
1、签约:牵头单位四川大学已与核心协同单位北京大学签署协议,北京大学下属的三个平行单位中心参与协作:蔡华教授担任主任的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中心;杨煦生教授担任主任的高等人文研究院世界宗教与普世伦理中心、龚鹏程教授担任主任的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2、挂牌仪式及学术研讨会:第一家挂牌协同单位暂定为内蒙古大学,届时将召开中心第二次理事会会议,“民族团结与区域自治”研究平台筹建会议,相关议题的国际研讨会。预订时间为4月中旬,内蒙古大学的阿拉坦宝力格已在组织此次会议。
3、学术活动:由本中心特聘专家西南民族大学罗庆春教授牵头的中国多民族母语文学研讨会在西昌举行,有多名中心成员参加,如汤晓青副理事长、徐新建秘书长,会议加强了中心成员的协同。与西北民族大学还缺乏一定联系。
4、平台建设:冯宪光教授与北京大学杨煦生教授协同建立了“当代中华多民族文化认同建构”平台,平台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中。赵毅衡教授拟与复旦大学纳日碧力戈教授协同建立“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的语言符号研究”平台。
5、课题申报:中心特聘专家阿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甘青川藏族口传文化汇典”申报成功。
6、书籍出版:《中华多民族研究文库》丛书进入出版流程。
7、办公室:本中心办公室位于四川大学文科楼250,已基本布置完毕。
8、宣传:宣传工作还比较薄弱,正在考虑单做网站或者在社科处网站上开窗口。
二、姚乐野副组长工作指示
1、2011计划有教育部科技司在牵头发文,属于人文社科的项目由社科司负责审核。从今年开始,中心认定主要看协同成果,反对“做拼盘”。
2、本中心成立新闻应发教育部高校社科网。
3、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和要求及时向我反映。
三、项楚主任工作指示
要加强和教育部科技司、社科司的联系,加强和四川大学相关领导的联系。
四、曹顺庆副理事长工作指示
1、及时起草经费申请报告,上报社科处,由社科处报给财务处,拿经费卡。第一年先预算一百五十万,内容包括会议、学术交流、学生交流、平台、刊物出版、网站等。
2、申请房间,按照边疆安全中心的标准来申请。
3、规划学科、课程和师资,及时向学校申报。以“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为名申请博士点或二级学科,设置为一个本科的专业方向,符号学争取从二级学科上升为一级学科。配套配置导师,设置博士、硕士、本科的课程。考虑将一部分博、硕、本学生转成该专业方向。加强该专业方向学生的校际协同交流。
4、做一个完整的中心通讯录,包括网络版。办一个中心刊物。
5、985俗文化研究所坚持独立建制。
6、将阿来研究中心挂牌为“中华多民族文学协同创作和研究中心”,于5月23日同时挂牌。“甘青川藏族口传文化汇典”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作为本中心成果。
7、内蒙古挂牌会议可定于4月12、13日。
8、及时向杨泉明理事长进行书面工作汇报。汇报内容包括中心组织机构架构,以往工作要点,近期工作重点。内蒙古挂牌会议也可考虑请他参加。
五、商议平台建设方案
1、讨论冯宪光教授、杨煦生教授联合主持的“当代中华多民族文化认同建构”平台培育方案。
冯宪光教授对该平台培育方案进行了简单介绍。该平台将为“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这个总问题做理论阐释。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多民族文化的中华性,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的多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该平台由冯宪光与杨煦生分别组织研究团队,各自负责一个问题的研究。计划用大约一年时间完成两部专著,即冯宪光主编《当代中华多民族文化认同建构的意识形态机制》,杨煦生主编《当代中华多民族文化认同建构的价值规范》(暂定名)。
2、讨论赵毅衡教授、纳日毕力戈教授联合主持的“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的语言符号研究”平台培育方案。
平台团队的核心成员唐小林教授对该平台做了介绍:该平台背靠“当今中国文化现状与发展的符号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进行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的符号学研究和遗产凝聚的符号学研究。参与成员包括复旦大学纳日碧力戈教授,社科院高建平研究员等,还包括南开大学、兰州大学、西南民大、云南民大、中央民大、香港中文大学等相关学者,共计27人。在四月比较诗学会议期间落实该平台工作,第一期成果拟出版《彩色版民族符号志》。
姚乐野副组长提醒注意各个平台之间的支撑关系,对参与人员身份再进行仔细考虑。
六、陈廷湘理事建议
1、我和段玉明教授可以再为中心去聘海内外专家;
2、以中心名义招生,与协同单位联合培养。可以两边上课,互认学分。
3、建议编撰文化遗产的系列书系,做出标志性成果。
4、黄萍教授处可能存有大量八九十年代拍的有关文化遗产的片子,可以收集、剪辑、制作。
5、做关于文化遗产的大型数据库。
2011计划-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
2014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