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6日下午3点,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纳日碧力戈应邀做了题为《人类学谱系中的“民族”与“族群”》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主办,是“多民族文化遗产”论坛系列讲座第三期,暨我院第36期大型系列讲座“学术前沿讲坛”第8讲。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授徐新建担任讲座主持。
纳日碧力戈教授,现为上海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符号学、族群理论,具体研究为语言人类学、族群与种族、少数民族教育、东亚研究。主要著作有:《姓名论》、《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China’s Minorities on the Move (with Robyn Iredale et al.),《人类学关键词》等。
现今国家处于转型时期,少数民族面临着是否选择新型发展路径的问题;而在我们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民族”正在被“族群”替代,这两个西方概念被运用在中国社会生活则处处存在着表述困境。从这两个背景出发,纳日碧力戈老师在讲座中从中外语境,人类学义理以及实例三方面,对这“民族”和“族群”两个概念进行梳理,以便我们更好地对二者进行理解区分并希望探索新型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现代意义。之后纳日老师列举出在这一研究领域的两个代表性人物——汉斯·科恩和安东尼对民族主义的分类,展现了“民族”在东西方国家的不同含义。
在对两个概念进行词源学的梳理基础路径。首先,纳日老师对西语中的“民族”和“族群”二词从词源学的角度进行了梳理,总结出“族群”源于希腊语ethnos,原指异教徒,古代希腊人这一词语有很多种用法;而西方的“民族”则出自拉丁语natio,最初指住在罗马地位低下的外国人,在16世纪的英格兰,“民族”与“人民”同义,也有一些观点认为,“民族”在18世纪70年代开始被政治化,具有了上,纳日老师讲解了在西方人类学界“族群”替代“种族”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反“种族”主义与反殖民反纳粹主义有关,“族群”概念出现之后,始终与“他族”、“文化”有关,并且“族群”并没与完全的去政治化,族群也是政治群体,在马库斯·班克斯认为,从不同的研究着眼点,可将“族群”分为:“心中的族群”、“头脑中的族群”以及研究者头脑中的族群观三种,而往往,三个视角都存在着严重的冲突。紧接着,纳日老师谈到了中国的“民族”和“族群”概念使用困境,认为中国受精英“中华”论的影响,对“民族”和“族群”的认知,存在着本土人的缺席、民族语言的缺席以及弱式语言相对论的问题,在对施密特观点批判的基础上,主讲人提出,中国的“民族”和“族群”应具有弹性,要根植于生活中,并认为让步才能使利益最大化,世界万物的关联都是有神韵的,充满了节奏和美感,中国也应该创造出生态的民族观念,使各个民族生活其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在交流环节,在场学生和老师从族群的必然属性、民族政策等方面向纳日老师提出了问题,并得到了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主持人徐新建教授做了最后总结,认为在人类学谱系中对“族群”和“民族”进行梳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这样的梳理可以解决人在社会生活中如何表述自己身份的问题。
下午5点,讲座在掌声和思考中圆满结束。
2011计划-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
2013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