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晚,由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重点基地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以及文学与新闻学院联合主办的“多民族文化遗产”论坛系列讲座正式揭开序幕。
讲座第一期特邀中国著名人类学家、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中心主任蔡华教授主讲《民族志:淡写与浓描》。本次讲座在文科楼二楼阶梯教室举行。讲座开始前,主持人徐新建教授首先对蔡华教授做了介绍,并对他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同时,徐新建教授还对讲座题目中的关键词——“民族志”,进行了意味深长的引导和解读。
蔡华教授先从“文化”概念入手,提出了四个问题: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民族志;什么是浓描;以及怎么样做民族志。他从这四个问题展开论述,为同学们介绍了人类学中的两个关键词:民族志和浓描。同时,他也通过对著名人类学家格尔茨学术思想的反思和评述,介绍了自己对于人类学研究和研究方法的看法。
蔡华教授与格尔茨教授的学术渊源开始于学术的评论。蔡华教授认为,真正具有批判思维的学术评论才能产生出真正有价值的学术思想,这就是为什么今天他对格尔茨的某些观点提出批评的依据。
接下来,蔡华通过讲述格尔茨书中提到的两个小故事“眨眼睛”和“科恩与羊”,为同学们阐释了何为“深描”(或“浓描”、“厚描”)。深描,即迈向文化的阐释理论,文化则是意义之网。在格尔茨看来,民族志是一个书写异民族的东西,它的资料是不自洽的,有偏见的。而民族志的描述是描述者本身的建构,同时,也是在第一个或第一批人的基础上的建构,所以它并非是客观的。蔡华教授则不赞同格尔茨的这一看法。他认为,人类学家在民族志书写中是会有一些建构,但真正的事实依旧能够被看到。他举了自己在摩梭人聚居地进行田野调查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比如关于摩梭人的家庭称谓的问题的研究。摩梭人是母系社会,他们的语言中究竟有没有类似于“父亲”这个意义上的称谓呢?蔡华教授谈到一位同事仅仅掌握了很简单的事实,便认为其有,而实际上对于摩梭人而言,是并不存在如同汉族人思维中的“父亲”的意义的对等称谓的。通过这个例子,他指出,人类学家有时也会建构,但充足的田野调查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的研究成果更加客观,从而摆脱建构的偏见。此外,蔡教授还认为,格尔茨是在符号学意义上研究文化,但这种研究不追究符号产生的社会条件,也不追究符号产生后的后果,而这两者实际上都是十分重要的。由此出发,蔡教授也不认可“建构之后的建构就是小说”这种观点。在他看来,任何小说都无法表现出人类学意义上的研究所体现的在一定社会范围内全民共有的那种生活方式。最后,蔡华教授强调说,我们之所以在此批评格尔茨的一些理论,是因为格尔茨之伟大,所以他的理论才能为我们所知,为一代代的后继者们所讨论。
讲座结束后,徐新建教授对蔡华教授提出的一些看法做出回应,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追问。蔡华教授还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与交流。他针对同学们提出的有关如何认识片面知识对于整体认识的不足、从彝语与摩梭语的相似来判断摩梭语意义是否可行等具体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此次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2011计划-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
2013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