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bg
热点推荐
01
02
03
04
工作简报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工作简报   正文
简报第12期:记《“香格里拉”多面向:兼谈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讲座
上传时间:2014-11-05 10:48:51 | 发布人:暂无 | 阅读:

2013年11月1日晚,四川大学“2011计划”培育项目——“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筹备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学人类学专业共同举办了一次学术讲座。讲座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251会议室举行,邀请到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徐新建教授主讲。徐教授进行了题为《“香格里拉”多面向:兼谈文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的报告。讲座由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李菲老师主持,与会的有《四川日报》蒋楠先生,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张怡副教授以及四川大学的部分师生。

徐新建教授分别从文学异邦、宗教盟友、文化秘境、藏传世界四个部分阐释了“香格里拉”这一文学符号的历史源流和文学再生产过程,论述了“香格里拉”的多面性问题,并以此阐发了在实际中如何运用文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此外,徐新建教授还从“香格里拉”的实际案例出发,提出了“异托邦”概念,将其作为“乌托邦”和“恶托邦”的中间状态。最后,徐新建教授总结称“香格里拉”的无数再生产模式就如同“社会炼金术”一样,总是处在不停地变化之中,文学人类学的学者们应该积极关心并投入其中,分析整个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

讲座引起了与会师生的积极回应。主持人李菲老师评议到:正如“香格里拉”这个案例一样,在全球化资本消费的浪潮之中,一个符号如果在时空与地理中得到落地,即一旦被现实空间所发现,也正是其原始符号走向死亡的时候。评议人蒋楠先生从自身的新闻写作经验出发,认为这一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四川的“大香格里拉”与云南的“香格里拉”是空间的一种往返,作家将社会实际虚拟化写成作品,而读者从虚拟性的作品中回到实际生活,这集中体现出三个空间不停折返的过程。与会同学还就“文学人类学的过度阐释”、“中国景教与聂斯脱利教派的关系”、“文化与政治的关系”、“香巴拉与香格里拉巧妙的连接”等问题向徐新建教授提问,徐教授对此集中作了解答。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作为文化遗产的文化符号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价值、宗教价值、文化价值。这就需要研究者回到文本本身,讨论文本自身与外在的作用机制,深入研究文本内部精神。徐新建教授的讲座就是对这一研究精神和方法的极好示范,也对“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这一课题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

2011计划-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

2013年11月1日

联系方式
邮箱:scu2011construct@163.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川大路二段文科楼1区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文科楼
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