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bg
热点推荐
01
02
03
04
工作简报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工作简报   正文
简报第8期:《中国人类学家口述史文库·总序》讨论会顺利举行
上传时间:2014-11-03 16:51:57 | 发布人:暂无 | 阅读:

2013年9月28日上午,《中国人类学家口述史文库·总序》讨论会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305会议室顺利举行。《中国人类学家口述史文库》是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组织的关于中国人类学家口述史的大型丛书。入选文库的人类学家研究经历丰富,视域广泛,对于多民族文学成果卓然,因此该文库的建设对“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项目也具有重大意义。

会议由人类学国际论坛秘书处、四川大学“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和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举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项目组成员及四川大学相关专业师生出席会议并参与了对话和讨论。

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长徐杰舜教授首先对口述史文库的编撰计划进行了阐释。他指出中国人类学的重要性与现实地位之间存在巨大差距,需要从学者经历的角度加以总结。为此在他担任《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主编期间,就曾针对一批学者的个人研究历程和学术见解,进行了系列的专访。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保存中国人类学资料,在学界同仁与云南民族出版社的支持下,人类学高级论坛于2011年开始着手《中国人类学家口述史文库》的访谈和编撰工作。

接着,论坛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彭兆荣教授从多个方面阐述了人类学家口述史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口述孕育了文字;甲骨文表面是文字工程,实际上是口述的天人合一的工程;中国的教育始于口述;史诗始于口述;最早掌握知识的“聖人”是“会说话”的人;中国从“音声”到“乐”再到“仪”的文化过程是由口述传统生发出来的;口述与身体表达密切相关;通过口述了解生命史是实验民族志的一种手段;人类学家的口述史能展现中国另一面的历史画卷;口述乃是全世界活态遗产最重要的部分。总之,做人类学家口述史就是为了全面地抢救、传承和发扬文化。

徐新建教授的发言将该文库口述史放到史学和人类学的学科大背景中进行阐发。他指出,在近代中国,由梁启超、陈独秀等倡导的史学革命颠覆了圣人历史、王朝历史,重建了自下而上的国民史。现代以后的西方史学也经历了从寻求整个人类历史的宏大叙事到关注社会生活的小历史、多元历史的转变。这个转变催生了口述史的产生。我们现在要做的人类学家口述史对应着中外史学变革,也体现着对人类学学科重建的反思。从人类学角度来看,人类学家口述史的文本与人类学家的社会实践有着互文性,通过口述可还原人类学作品——如各个时代和类型的民族志的生产过程。接下来,徐新建教授还从口述史悖论、学术批评与体例创新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徐杰舜教授针对徐新建教授的体例创新建议进行了回应,认为可以利用述评、对话互动等方式更鲜活和完整地呈现人类学家的思想。彭兆荣教授补充指出,口述是认知方式,是再创造,人们需要口述智慧。

最后,中国人类学家口述史第一批参与撰稿人李菲老师回顾了前期对李亦园和乔健先生的访谈过程,认为口述史是人类学家对学术人生、学科史最全面、意义重大的回顾。

会议自由发挥、集思广益,与会者们的碰撞扩展了课题思路,也通过口述史话题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

2011计划-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

2013年9月28日

联系方式
邮箱:scu2011construct@163.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川大路二段文科楼1区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文科楼
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