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bg
热点推荐
01
02
03
04
协同创新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成果   正文
“文明书写与文明互鉴”高峰论坛在四川大学成功举办
上传时间:2023-09-25 10:10:19 | 发布人:暂无 | 阅读:

12月19日,“文明书写与文明互鉴”高峰论坛在线上顺利举行。校党委书记甘霖,我校杰出教授曹顺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江教授、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张福贵、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王宁、《中国社会科学》文学部主任张跣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彭玉平教授、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李建中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胡晓明、我校特聘教授西奥·德汉共10位专家,围绕“中国阐释与文明形态”“中国视角与中国价值”“文明书写与中国智慧”“东方视野与西方声音”等四个主题发表演讲。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副校长、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理事长姚乐野主持论坛开幕式并致欢迎辞。

\

与会专家线上合影

甘霖以“因阐而变”为题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深刻演进。在诸关键变量中,中国的崛起及其走向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中国的问题,政治经济只是其表,文明文化则是其里。从文明文化的深层、长程坐标观察中国问题,明了方面和要害,尤为必要。他以《大学》为例,认为它本是战国时代的一篇治国政治文献,经过朱熹等人的阐释后,成为一篇帝国时代的道德哲学文献;在今天的语境下,《大学》可以成为一篇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文献。《大学》不仅值得在中国的思想史中进行研究,以挖掘其适合中国的当代价值;也值得在世界思想史中进行研究,以发现其适合世界的当代价值。因此,中国的传统经典是有当代价值的,并且蕴涵着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在数千年历史中,对传统经典的阐释有其规律可循,可谓因阐而变,还会因时代的需要通过新的阐释而实现文本的功能再造。一定要在文明互鉴和文明比较的视野中进行阐释,在对话的基础上去研究,决不能自说自话、自娱自乐。

曹顺庆针对“重写文明史”问题发表演讲,并提出了重写文明史的几条路径思考。他认为,人类历史已经进入新的变局和多元格局之中,面对国际冲突的屡发,必须对世界格局和文明互鉴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有更为主动、更有分量的发声。应当用人类文明互鉴的事实,批判文明冲突论,批判历史终结论。“重写文明史”就是一次主动发声的机遇,中国学者应借此言说自身的文明观、书写自身的文明史,由此延伸到各个学科史,从文明的根子上来突破,从各个学科来入手,构建文明新话语,献策于当下的文明互鉴和全球治理新格局。

张江的演讲“汉语‘阐’的意蕴”为主题,他以《说文解字》为基础,对汉字“阐”的丰富内涵进行了挖掘。他认为,“阐”之自身及其过程,从初始就是有障碍的。无论是主体之间的相互阐释,还是对文本及其他对象的阐释,皆有隔障。唯有打开隔障,互相开放,建构合理之主体间性,阐释方为可能。个体阐释必须求之于公众承认,在争取公众承认之过程中确证自己。所谓的对话应当是主体之间平等的交流与协商。正当之阐释,应以建构平等对话为目的,通过对话,实现交流,完成阐释。开放之立场与态度,承认与尊重共在主体之此在,使对话成为可能。中国古代诸多经典以对话方式或文体平和展开,与读者构成理解与阐释的共同体。

张福贵围绕“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关键词,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与文化自信”为主题,深入剖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建构的文化原理和实践逻辑。他指出,“文化融合”的重要前提在于不回避文化冲突的事实和不放弃政治斗争的需要同时,应当尽最大的努力创造“和合文化”环境和机制。同时,应当坚持有限多元框架下的一元追求,越是分裂的时代,越要强调统一,越是多样性越要看到其背后和未来诉求的一致性。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本土与外来文明、革命文化与改革文化的融合性特征。任何优秀的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共同产物,而人类文明新形态一定不能缺少“人类性”文明本身。必须承认,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只有包含世界性现代化好经验,才能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构成。

王宁在题为“世界文学研究的中国视角”的演讲中,指出世界文学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语境中有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一种世界性的文学正是通过不同的语言来表达的,因此世界文学也应该是一个复数的形式。最终,我们应当建构一种世界文学的中国版本,在使用“世界文学”这一术语时,至少赋予其以下三重涵义:世界文学是东西方各国优秀文学的经典之汇总;世界文学是我们的文学研究、评价和批评依据的全球性和跨文化视角和比较的视野;世界文学是通过不同语言的文学的生产、流通、翻译以及批评性选择的一种文学历史演化。

张跣以“从文明互鉴视角重审赛义德东方主义的价值与局限”为题,指出赛义德的理论让我们认识到,在东方主义话语背后体现出来的东西方关系是一种权力关系,一种支配关系,一种不断变化的复杂的霸权关系。这对于我们在学理和历史层面冲破西方文化霸权,发展一种文明互鉴的历史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指出,赛义德一直在试图调和“结构”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始终在本质主义与非本质主义之间游移不定。他所宣扬的流动主体性的观念,一方面,确实有助于民族知识分子在争取国际间文化平等关系与争取国内自由知识分子身份之间形成良性关系;另一方面,这种对文化认同的流动性和世界性的一味宣扬,容易导致无视文化认同的民族性根基,最终可能走向虚妄甚至危险的境地。

彭玉平以“文明的两重书写:文学史与学术史”为主题,通过对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回溯,针对国内学者如何将文学研究做得更好,文学研究者应当具备怎样的素养提出了宝贵建议。他指出,无论是文学的现代性或后现代性,都是以文学性为基础和前提。中文学科的底色,是以文学、语言支撑起来的文学,而具有创作基础的批评家,大概可以有效地遏制批评当中的虚无之弊。在演讲中,彭玉平教授呼吁国内学者应当致力于提升学术研究的格局和境界,将对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重视变成一种自觉的追求。

李建中以“文明书写与兼性智慧”为主题,结合《文心雕龙·原道》《文心雕龙·宗经》等中华文化元典,阐述了“兼”字背后对应的文明史及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兼性智慧。他认为,这种“兼性智慧”在于识通四部的兼性谱系、身系多维的兼性主体、骈行中道的兼性思维、弥纶群言的兼性话语、文备众体的兼性文本等方面。其中,文明书写的三极、四部、六体皆兼通于“道”:作为形而上的“道”(理性和观念),作为形而中的“道”(方法和技艺),作为形而下的“道”(文本和物态)。

胡晓明的“企慕心境、浪迹远游与幽人贞洁:从钱锺书《管锥编》说起”主题演讲,以钱锺书先生作为文明互鉴和中西文学传统研究的典范,从诗的企慕心境、骚的浪迹远游、史的幽人贞洁等几个生命诗学的要义切入,分析了钱锺书先生对中国文化核心与价值理解的一些不足和局限。胡教授认为,一方面,钱先生以超人的博学和丰沛的活力,创造性地打通古今中外,前所未有地活化传统经典;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客观地看到钱先生对中国文化核心认知的一些不足和局限性。如:重同轻异;对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存在误解等。因此,阅读钱先生的作品,应当入乎其中而出乎其外。同时,不可止于比较文学,应当参照各种不同的学者,客观地了解,深入的探求非常重要。当今文明互鉴,更须博识精思。

西奥·德汉的发言以“重写世界文明史/世界文学史:由编撰《文学:世界史》引发的思考”为题,他通过回顾撰写《文学:世界史》中欧洲文学史章节时的经验,分享了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德汉教授认为,全球化和行星化的问题,正在决定性地改变着整个文学景观和世界范围内的文学研究,而作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者,我们的任务在于阐释这些变化和挑战,使之成为一种人类文明及其相伴的世界/星球文学。

自由讨论环节,专家学者与大家就文明书写与文明互鉴进行研讨。

联系方式
邮箱:scu2011construct@163.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川大路二段文科楼1区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文科楼
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