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bg
热点推荐
01
02
03
04
协同创新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成果   正文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分中心执行主任罗庆春教授受邀出席国际史诗学大会
上传时间:2025-04-20 14:34:28 | 发布人:暂无 | 阅读:

2025年4月7日,国际史诗学大会在希腊雅典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心重要的创始协同单位之一)、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共同主办,旨在打造国际史诗学研究者分享思想、交流成果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大会主题为“史诗传统与文明交流互鉴”,聚焦史诗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共同探讨史诗传统在当代面临的挑战及跨文化交流的重大意义,进而促进对史诗传统的深入认识和理解,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和全球包容性发展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分中心执行主任罗庆春教授受邀出席。

图1 与会专家合影

希腊文化部秘书长乔治斯·季扎斯卡卢在开幕致辞时表示,古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底蕴丰富,对东西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进程都有着深刻影响。尽管希中两国相距遥远,但自古以来,交流与互通从未间断,双方的合作持续不断且硕果累累。举办国际史诗学大会,不仅将加强两国之间的文化合作,也能促进关于史诗传统永恒价值及其作为人类遗产意义的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致辞表示,史诗所彰显的不同国度、不同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底色,对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增进文明交流互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加强人文交流,深化学术对话,积极探讨史诗这一人类精神财富在当代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为让古老史诗焕发时代活力贡献经验和智慧,是世界各国人文研究者和文化工作者共同的时代使命。

随后各国专家学者围绕“史诗研究及其跨文化交流”、“数智时代史诗的保护和传承”、“世界古代史诗与早期历史研究”、“文化遗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议题进行了精彩而深入的交流。

在会上,罗庆春教授以《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鲁〉人类文化精神美德探析》为题,通过中国彝族史诗《勒俄》中的文化英雄“支格阿鲁”感孕、诞生、受难、获救、再生直至建功立业的过程,探讨了神性化的人格美德的凝成与提炼,神话理想与人世生存法则的同构同辉。由此,揭示出神圣与世俗通过“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以及“被自然征服”和“被自然改造”的双重过程达成彝族文化美德构形源流与特征,并对人类史诗创造对人类精神美德的缔造与传承的人文历史价值和意义进行探索,展现了中国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鲁》的语言艺术成就和中华文化同根同源思想源流的世界影响力。

图2、3 罗庆春教授作主题发言

图4 罗庆春教授(左一)与外国学者交流

与会专家表示,“史诗不仅是过去的遗产,更是未来的种子。”史诗研究应超越学术范畴,成为促进文明对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资源。未来,中国学者应当与各国学者将共同致力于让史诗智慧为全球文化包容性发展注入活力。

联系方式
邮箱:scu2011construct@163.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川大路二段文科楼1区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文科楼
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