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明、常华仁
摘要:苏轼谪居海南时期的名篇佳构,一直就是各民族共享共有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见证了其与当地各民族百姓之间山高水长的友谊。得益于眉州岷江的钟灵毓秀,真善美通感厚植于心,苏轼谪居海南时期书写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好诗美文。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以其非凡卓绝的文学才华和恣意纵情的人格特质,成为中华文化人格的光辉典范,成为一名受人敬仰的文学交流、文明互鉴、文化传播使者。特别是他“华夷合同”“汉民一体”的思想,与今天所倡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谋而合,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在当下仍具有一定的意义。海南居儋期间,苏轼深度接触到当地的黎族百姓、真实体察了民风民俗民情,其诗文书写了与当地人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是我们全方位认识理解苏轼真善美人格的关键。
关键词:苏轼诗文;交往交流交融;真善美;民族观
本文刊发于《三苏学刊》202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