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华多民族文化认同建构”是四川大学“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平台之一,是协同中心主要做理论探讨的平台,应该为“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这个总问题做一些理论上的阐释。
一、平台理论研究的问题意识
平台理论研究必须要有创新意识。要充分研究和认识国际学术界对民族及其文化研究的现状。由于现代社会新的人类族群生存方式发生巨大改变,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的民族学所持有的民族单位概念,以及以此概念解析族群生存状态的观点,已经不能有效解释族裔移民、跨国族群与多民族国家等当代普遍的族群生存状态,民族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发生了从对民族的界定、对民族性的讨论,转移到超越原有民族单位的人类新的族群聚居状态,以及原属民族文化与新的族群聚居现实的文化认同研究,民族学出现了普遍的人类学、社会学转向,特别是人类学与社会学又同时出现了文化学的转向,对民族问题进行文化人类学和文化社会学研究已经成为主导趋势。
这样的理论势态正好给对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研究,对中华多民族文化的文化认同研究提供了一种视角。中国当前的民族问题出现国家认同危机,在民族问题上奉行国家分裂主义,所依托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西化理论已经被当代社会的族群生存事实所瓦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生存共同体,是一种不同于西方现代性民族国家模式理论的民族混杂的族群聚居,可以从人类学的生存共同体角度认识中华民族的族群存在,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中华民族生存共同体作为政治共同体以及文化共同体存在的若干实践和理论问题。
二、平台研究的主要问题
1、平台研究从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研究中认识中华民族整体形成的历史出发,阐释56个不同民族的文化如何共同凝聚为一个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共同体的意识形态机制和中华民族文化由内在价值规范引领的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而焕发出的民族凝聚力,并且重点研究当代中华多民族文化认同若干问题,在中华多民族文化中进一步加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进而增强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国家文化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从理论上探讨当代中国需要怎样的中华多民族的文化认同,怎样有效地建构这种中华多民族的文化认同。
本平台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56个民族共同认同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问题,认同不同民族文化遗产在历史流传过程中有一个逐渐融合、凝聚为一个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根本性质。平台研究将吸收当代文化理论,阐明文化认同与个人和族群身分的多重构成是不排斥的,消除认为民族身份认同与中华文化同一性之间存在冲突的认识误区。借鉴身份批评理论,论述身份构成的多重性,民族并非某一个体或某一群体的身份构成的唯一要素。文化认同涵盖但并不会消除民族身份和多元文化。根据当代文化理论,任何一个地区、民族、国家的文化,其内部本身存在不同的层次,也存在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张力,因而多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参照、相互吸收恰恰有可能是有利于文化的整合。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阐明文化认同本身的动态历史过程,其建构—调整—再建构的发展形态,研究中华多民族文化认同建构所必须的实践性活动方式等。
2、研究中国多民族文化的中华性,这是中华多民族文化认同和凝聚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在历史和现实形态中的核心要素,是中华各民族人民共享精神家园的核心文化价值。
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是在漫长历史中形成的一种事实性存在。各族人民为了自身生存,在中国这样的领土疆域的自然环境、政治和文化体制的社会环境中共同生活、地位身份流变、摩擦妥协交叉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起一定的文化认同。不同民族演变的历史传统中就有以生存需要、政治体制为基础的文化认同作为族群识别标准,而不是单纯以血缘、地域作为标准来判定民族身份的观念,充分证明多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是能够融合中华多民族之间的差异、隔阂,形成文化共同体的必要因素,同时也说明中华民族各族之间的界限、区分是历史和动态的。
从中国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成为中华多民族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20世纪初“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提出,为中华文化涵盖各族文化提供了理论支持。一百多年来,各民族共同经历了现代转型、抵抗外侮的过程,也有共同建设新中国,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道路的经历,历史与现实的生存积聚了共同的文化体验。汉语作为各民族通用语,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清代《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等重要典籍事实上成为多民族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共同体形成的重要标志。研究各民族文化与汉语文化的相互认同关系及其实践活动,是其中的重要问题。汉语文化并不只是汉族文化,正如英语文化不只是盎格鲁-萨克逊文化。在中华民族各民族长期的交流、融合中,汉语和汉语文化吸纳了多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资源,也影响了中国以外的周边地区,不是单一性的汉族文化。语言与民族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应充分考虑其灵活性和复杂性。
在厘清中国多民族文化内在的中华性和当代性的前提下,立足历史与现实中的共同的生活经验、共同的现代性过程、共同的文化符号,以建构中华文化认同的同一性理论基础是平台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3、研究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的多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是同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体。现今中国的文化建设和发展需要多民族文化的共同建设和发展。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实际上应当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必须由此出发的传统文化资源。以往讲中华文化基本上只讲汉族文化。汉族文化的中华民族文化代表性传统比较清晰。如何发掘汉族之外的我们这个生存共同体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作为当今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一个难题。可以从中国各民族文化遗产中哪些内容和形式能够成为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园这个角度,来发掘多民族文化遗产的资源。从今天建设富强、民主、自由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来认识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园的构成性要素,它是多层次的价值体系,有符合世界人类共同期望的文化要素,同时主要有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历史中起过重要作用,而且还将继续起重要作用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构成的核心文化要素,这一个层次是核心层次,另外还必须有各个个体民族特殊的文化要素。这三个要素,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园。各个民族文化从其多样性、独特性方面,都有对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构成要素的贡献。可以按照费孝通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原则,在不同民族文化价值形态的具体分析中,寻找三个因素适当的结合点。
4、当代文化建设中实施中华多民族文化认同建构的若干问题
(1)文学艺术如何建构多民族文化认同(包括文学艺术创作、研究、收藏以及学校的文学艺术教育)
(2)当代文化产业如何推进多民族文化认同(重点关注新兴的、在青少年群体中影响大的文化形式)
(3)多民族文化认同中的符号学问题与媒介传播机制
三、平台机构建设及近期工作计划
1、协同中心的组织机制是由四川大学牵头,与多院校合作,协同研究。本平台遵循这个宗旨,平台由四川大学冯宪光教授与协同中心协同单位北京大学杨煦生教授共同负责。
2、由于培育时间有限,近期准备开展的工作主要是研究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为整体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意识形态机制与当代中华多民族文化认同建构的价值规范,论述56个不同民族的文化如何共同凝聚为一个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共同体的意识形态机制和中华民族文化由内在价值规范引领的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而焕发出的民族凝聚力。由冯宪光与杨煦生分别组织研究团队,各自负责一个问题的研究。计划用大约一年时间完成两部专著,即冯宪光主编《当代中华多民族文化认同建构的意识形态机制》,杨煦生主编《当代中华多民族文化认同建构的价值规范》(暂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