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bg
热点推荐
01
02
03
04
课程创新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才培养   课程创新   正文
四川大学校级公选课:文化人类学
上传时间:2014-11-06 10:55:08 | 发布人:暂无 | 阅读:

课程简介:

“文化人类学”是文学与新闻学院本科专业基础课,并面向全校公选。课程在讲授人类学的基本研究内容、指导学生阅读人类学教材和参考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关于人类文化的基本知识,能够以全球性的视野了解人类行为和生活状况的多元化,理解人类学社会构成的基本模式,形成对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基本认知,养成尊重异文化的价值观。

主讲教师:

徐新建教授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四川大学-育利康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人类学学会理事、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和悉尼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首席专家。

梁昭副教授

四川大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项目”访问学者。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会秘书长、四川省比较文学年会副秘书长、《文化遗产研究》副主编。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撰写《比较文学学》、《外国文学》、《大学语文》教材、“世界文学读本系列”等。四川省社科项目《多民族国家的文学 比较》课题成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李菲博士后

四川大学博士(文学人类学)、厦门大学博士后(人类学与遗产研究)。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访问学者、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青年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通讯》执行主编。发表CSSCI论文十余篇,参与撰写《遗产学十讲》、《灾难与人文关怀》、《人类学写作》 等。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藏彝走廊无文字族群的遗产表述:以嘉绒为例”;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主研。

李春霞副教授

副教授,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新闻系。伯克利大学访问学者。发表CSSCI十余篇。参与编写《网络新闻传播学》(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专著《电视与中国彝民生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006年青年项目《中国西部彝族新农村建设中传播系统的研究》。研究领域:文学人类学(思想史)、文化遗产研究、媒体与人类学研究。

银浩博士

博士,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民间信仰的研究。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罗城仫佬族银氏“五冬”清明祭祀活动探析》,《仫佬族“依饭节”若干问题研究——以广西罗城县龙岸镇马寨屯为例》,《民族节日的传承与变迁——以仫佬族依饭节为例》, 《仫佬族传统婚俗中的若干问题研究》等多篇学术论文。

朱丽晓博士后

四川大学文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宗教文化、宗教人类学研究。200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2005年、2010年分别在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获哲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2004年7-8月曾到香港中文大学学习访问,2006年6-12月是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维真学院的访问学者,2007年6月,2008年6月曾到香港浸会大学访问交流。曾参加过多次学术会议,发表过几篇学术论文。

联系方式
邮箱:scu2011construct@163.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川大路二段文科楼1区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文科楼
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