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5-29日,国际比较文学学会(ICLA)第二十三届大会在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如期举行,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北京时间7月25日21时,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学术院长曹顺庆教授组织召集的“比较文学与东方文论”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Oriental Literary Theory)分论坛于云端揭开序幕。分论坛共分为四场,分别于7月25日、27日和29日三天举行。本分论坛围绕“比较文学与东方文论”这一议题展开,意在建立起一座对话的桥梁,促进国际比较文学与东方文论之间的有效对话,为重新想象世界文学带来东方理论视角。分论坛分为四场,历时三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在线旁听各小组发言,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会议伊始,召集人曹顺庆教授对与会的教授、学者和同学表达诚挚的欢迎,并对“比较文学与东方文论”这一主题进行了简要介绍和梳理。曹顺庆教授指出,东方文论是一个“庞大而深邃”的系统,其内部的多元化特征本身就构成了同一文化圈内部不同文艺理论体系的比较研究的基础,更不用说不同文化圈文艺理论体系的比较研究,还有东西方文艺理论的比较与对话。这使得东方文论成为比较文学、世界文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随后,16位发言者分别在各自组别作线上报告,在每个组别最后的问答环节,发言者与线上观众均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交流。
(“比较文学与东方文论”分论坛召集人:曹顺庆教授)
分论坛第一小组
(第一小组会议发言人合影)
(第一小组会议主持人: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曹漪那副教授)
2022年7月25日北京时间21:00—22:30,“比较文学与东方文论”分论坛第一小组会议如期举行,本小组会议由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曹漪那副教授主持。
四川大学博士生刘诗诗《“影响不再焦虑”—比较文学变异学于文明互鉴之意义》(“No Anxiety of Influence”—The Significance of Variation Theory in Mutual Learning of Civilizations)指出比较文学变异学通过辨证影响、承接影响、吸收影响继而转化影响,从跨文明的角度创新理论发展,从关注“异”、研究“异”、构建“异”的脉络中显现其本身所具有的“文明互鉴”之义。
四川大学博士生王熙靓《谷崎润一郎小说〈刈芦〉中的幽玄美学》(Yugen aesthetics in Junichirō Tanizaki’s novel The Reed Cutter)首先简要剖析了日本文论史上“幽玄”一词的流变,并以谷崎润一郎的小说《刈芦》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其中所呈现的幽玄美学思想。
广东财经大学杜萍副教授《世界文学背景下庄子英译之旅的现代诠释》(The Modern Interpretation of Chuang Tzu's English-Rendering Journey Within the Context of World Literature)回顾了达姆若什对世界文学的定义,并重新审视了上个世纪英语世界中有关庄子研究的发展进程。
四川大学博士生郭立琼《中外文化比较视角下的大学精神研究》(Research on university spir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着眼于全球视野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精神的内涵、外延、形成因素等,并将其置于中外文化比较的角度,探讨了中外大学精神的异同。
分论坛第二小组
(第二小组会议发言人合影)
(第二小组会议主持人: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杜萍副教授)
2022年7月27日北京时间21:00—22:30,“比较文学与东方文论”分论坛第二小组会议如期举行,本小组会议由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杜萍副教授主持。
四川大学博士生曹美琳《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工作小说中的女性话语研究》(A Study on the Female Discourse in Alcott's Work Novels)指出奥尔科特小说中的工作叙事再现了女性从“私人领域”走向“公共领域”的过程,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了19世纪美国女性的生存困境和伦理观念的演变。
电子科技大学青年教师李书简《跨文化交流中的中国文化:内容的不确定性和选择性》(Chinese Cultur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uncertainty and selectivity of content)探究了在文化多元化的中国,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如何实践的,其中是否存在内群体(旅居者)对外群体(中国人)的跨文化转变,以及它如何在这个新环境中重塑旅居者的文化适应过程和社会认同。
四川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庄文静《论近十年来英美学术界的歌剧研究》(On Opera Studies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Academic Circles in Recent Ten Years)简要总结了近十年来英美学术界歌剧研究的新成果,包括对歌剧基本问题的再探讨、对表演实践的研究、对媒体和跨学科的研究等。
四川大学寇淑婷副教授《近代日本中国文学史著中的〈文心雕龙〉》(Wenxin Diaolong in the Works of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by Modern Japanese Scholars)聚焦于近代日本学者对《文心雕龙》体裁的界定和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纲挈领地勾勒了近代日本学者有关《文心雕龙》的研究历程。
分论坛第三小组
(第三小组发言人合影)
(第三小组会议主持人:曹顺庆教授)
2022年7月29日北京时间16:00—17:30,“比较文学与东方文论”分论坛第三小组会议如期举行,本小组会议由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曹顺庆先生主持。
四川大学博士生马金桃《中国的梵语诗学研究(1949—2021)》(Sanskrit Poetics in China—1949-2021)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从1949年至今,中国梵语诗学研究的阶段性特点和总体性特征。
四川大学博士生黄潇《印度古典文艺理论中的“原人”概念》(Category and Discourse of Purusa in Ancient Indian Literary and Art Criticism)首先介绍了“原人”概念在神话、哲学、诗学、音乐学、建筑学中的应用,并进一步分析了印度古典文艺理论话语特征及民族特色。
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曹顺庆先生与四川大学博士生夏甜联合发言,其主题为《东西诗学对话与西方文学理论中的东方元素》(The Dialogue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Poetics and the Oriental Elements in Western Literary Theory),该报告首先指出在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生成和创新中,东方文化的影响和东方元素的渗透从未缺席,其次报告重点以叔本华、海德格尔、庞德等著名西方文学理论家为例,剖析了其理论建构过程中所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表明,西方文学理论与中国文化之间存在着深刻关系。
四川大学青年教师杨清《中国文学理论在二十一世纪的西方之旅:从〈诺顿文学理论与批评选集〉到〈牛津文学理论百科全书〉》(Chinese Literary Theory’s Journey to the Wes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from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 to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Literary Theory) 以《诺顿文学理论与批评选集》与《牛津文学理论百科全书》为例,重点讨论了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在西方的呈现方式。
分论坛第四小组
(第四小组发言人合影)
(第四小组会议主持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青年教师杨清)
2022年7月29日北京时间22:00—23:30,“比较文学与东方文论”分论坛第四小组会议如期举行,本小组会议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青年教师杨清主持。
大阪市立大学教授 堀 まどか(Madoka Hori)《 “沉默”与“镇魂”诗学在跨国文学中的表达—日本“双重国籍”作家作品中的内省性和倾诉性》(Literary Representation for Silence and Chinkon on trans-national poetics—the introspective-ness and talkative-ness of the cases of Japanese “dual-national” writers)以野口米次郎和佐佐木指月在20世纪初的实验性英语诗歌和散文文学作品为切入点,探讨了这些“双重国籍”作家的作品中有关“沉默”与“镇魂”诗学的表达。
四川大学曹漪那副教授《从文明互鉴的角度看文学的横向发展与创新》(The Horizontal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vilization Mutual Learning)指出比较文学本质上是一门研究文学、文化、文明横向发展规律的学科,世界文学经典的形成也与文学的横向发展和交流密切相关。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不仅揭示了文化创新的重要规律和文学经典创新的路径,而且还发现了文化和文学交流变异中的创造性,以及文学阐释变异中的创新性。
四川大学博士生张瑞瑶《奥斯卡·王尔德的审判:基于“社会戏剧”理论的视角》(The Trials of Oscar Wilde: A Process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Social Drama Theory)的报告基于对审判作为社会戏剧的理解,着力考察了王尔德如何成为19世纪末英国中产阶级男性焦虑的替罪羊现象。
四川大学博士生高妤《中国与印度古典诗学风格论的比较研究》(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Indian Classical Poetic Style Theories)对中国与印度的古典诗学风格论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并进一步探究了二者形成差异的原因。
在第23届国际比较文学学会51号分论坛结束之际,曹顺庆教授首先致谢所有发言人、学术主持人和线上听众,表示本次分论坛的四个小组发言都极具启发性,并祝愿大家在今后的学术生涯中能够互学互鉴,产出硕果,分论坛在良好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来源:四川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