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bg
热点推荐
01
02
03
04
学术会议
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合作   学术会议   正文
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第二届分中心联席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上传时间:2025-01-14 10:21:42 | 发布人:暂无 | 阅读:

2025年1月12日,中心第二届分中心联席工作会议在线上顺利召开,会议旨在持续推进中心与各分中心的协同发展,凝聚各分中心的优势资源与力量,建立健全协同创新长效机制,完善协同创新体系。

中心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席曹顺庆教授、中心副主任曾明教授、中心副主任张法教授、成都大学文明互鉴与“一带一路”研究分中心学术委员罗文军教授、成都大学文明互鉴与“一带一路”研究分中心专职研究员刘晓萍教授、西北民族大学“丝绸之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分中心主任郭郁烈教授、中心理事会理事鲁顺元教授、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分中心执行主任罗庆春教授、四川轻化工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分中心名誉主席陈星生先生、四川轻化工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分中心执行主任万燚教授、中心秘书长李菲教授、成都大学文明互鉴与“一带一路”研究分中心专职研究员余红艳副教授、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分中心张宁老师,以及徐峰老师、张文浩老师、李天鹏老师、翁士洋老师等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心秘书长李菲教授主持。

与会专家线上合影

首先,中心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席曹顺庆教授表示,中心在四年建设期中不仅协同创新成果丰硕,而且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在推动中华多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深度交流方面,成效显著。未来,中心将继续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打造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的国家级学术高地。

曹顺庆教授致辞

其次,中心科研秘书高小珺博士详细汇报了中心四年的建设成效,包括科研项目立项、智库建设、标志性成果、国际合作及学术交流等方面的进展,如在四年建设期中,中心专家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批示,并在地方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中心在学术出版、期刊创办与人才培养方面也成效显著。

高小珺博士发言

在各分中心的总结发言中,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文明互鉴与“一带一路”研究分中心学术委员罗文军教授对该分中心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分中心拥有一支由专职和兼职人员组成的高水平团队,始终秉持“文明互鉴、和而不同”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世界文明互鉴研究等工作。目前,分中心已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获批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积极举办各类学术会议,助力所在学院获批国家一流专业等,未来将继续推进工作,凸显特色,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和巴蜀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国际传播。

罗文军教授发言

西北民族大学“丝绸之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分中心鲁顺元教授围绕该分中心的团队建设、资源整合、学术交流、学术创新与咨政建言等方面对分中心在建设期的成果进行了介绍,并表示该分中心将进一步提升协同创建水平,内培外引扩大研究队伍,自办参与发掘中华多民族文化研究重大学术问题。

鲁顺元教授发言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分中心执行主任罗庆春教授详细介绍了分中心在建设与管理、科学研究成果、智库资政与学术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成绩。他指出,分中心依据四年发展规划纲要进行了精心规划,并取得多项省部级及以上奖项、举办了多场高端学术活动,有效推动了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交流。

罗庆春教授发言

四川轻化工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分中心执行主任万燚教授总结了分中心自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并介绍了分中心所依托的独特地域优势及重点研究领域,如盐文化、禅宗文献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灯酒文化传承与推广等。分中心自成立以来,在科研立项、学术成果发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与成绩,下一步将继续争取申报国家级项目,提升学术成果的认可度和价值,培育省级重点研究基地。

万燚教授发言

四川大学-重庆武隆旅游国际化协同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李菲教授对研究院的工作成果进行了总结。她指出,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在地方政府合作、川渝协同响应国家战略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在本建设期内,研究院重点围绕的“武隆旅游国际化与山地文明互鉴研究”主题,形成了调研报告及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并成功举办多场高端学术讲座及学术论坛、出版《山地文明研究》辑刊等,未来研究院将进一步推进协同创新机制,产出更多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李菲教授发言

随后,中心与各分中心代表围绕各分中心的总体目标与研究方向、机制建设、工作成效等整体情况进行了深入讨论,李菲教授就中心四年建设期评估报告的完善情况加以说明,并强调了其中继续深化对策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国际交流的重要性。

中心副主任曾明教授充分肯定了中心与各分中心在建设期内取得的成绩,并建议中心下一步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体制优势,继续深化协同合作,持续推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对话交流。

曾明教授发言

中心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席曹顺庆教授强调,各分中心应当以迎接教育部验收为契机,优化研究方向,深耕研究领域。今后,中心将进一步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论坛、出版标志性学术成果、创办高水平学术期刊,不断扩大中国学术话语的国际影响力,为中华多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作出更大的贡献。

联系方式
邮箱:scu2011construct@163.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川大路二段文科楼1区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文科楼
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