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bg
热点推荐
01
02
03
04
文明互鉴与文学研究
《文明互鉴与文学研究》第1辑
上传时间:2024-12-26 12:43:21 | 发布人:暂无 | 阅读:


刊物简介

《文明互鉴与文学研究》是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成都大学文明互鉴与“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本刊为半年刊,约请曹顺庆、项楚、王兆鹏等业内名家组成阵容强大的学术顾问和编委会,办刊宗旨为以“互鉴共进”“共融共赢”为原则,立足前沿、着眼实践、注重创新,坚持学术性、原创性和地域性特色,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及巴蜀文化传承、发展与传播。重点围绕文明互鉴、“一带一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理论建构与实践总结,主要栏目包括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构、重写文明史、传统文化与国际传播、“一带一路”文艺研究、巴蜀文化及其数字化、交叉学科与新文科建设等。

编委会简介

主 编:杨玉华

副主编:罗文军

编辑部主任:刘晓萍

编 委(按姓氏拼音顺序)

曹顺庆 段从学 黄维樑 蒋晓丽

蒋承勇 金惠敏 李清良 李伟昉

李 怡 李 点 刘 石 刘晓萍

罗文军 潘殊闲 彭邦本 饶龙隼

舒大刚 陶东风 谭筱玲 王兆鹏

魏红翎 西蒙·埃斯托克 项 楚

谢桃枋 薛富兴 姚乐野 杨玉华

叶舒宪 张 法 张福贵 曾 明

发刊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互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是维护世界和平与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文明互鉴”又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五色不同,交织成章,五音各异,交响成乐,中华文明的内部经验与外部经验都揭示出多元文明互鉴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串联着历史,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特征。文明互鉴是解决人类发展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钥匙。

文学在整个人类文明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世界文明对话与互鉴的纽带与桥梁,是文化凝聚、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路径,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先遣队、生力军和主渠道。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又说文学“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这充分说明了就像天上的日月、地上的山川为天文地理之极一样,文学(文)乃人文之极,深刻阐述了“言”(文学)与“文明”的相互依存及文学在整个文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随着中国逐渐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华文明及文学的传承、传播必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共融的历史大势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文明生生不息,思想与时俱进。成都是一座具有4500年文明史、23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是中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创造过丰富灿烂的文明成就,形成了“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精神。成都又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从古蜀时代开始,就形成了文化交流互鉴的优良传统,留下了文明互鉴互通的千古佳话。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南方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成都在新时代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互鉴与“一带一路”倡议中占有重要地位,扮演着重要角色。成都必当大有作为,再铸新的辉煌。

成都大学作为一所人文底蕴深厚、以文科特色见长的高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其实现高水平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理应紧密对接“一带一路”“文明互鉴”等国家战略机遇,理应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保护传承巴蜀文化遗产、赓续厚植天府文脉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理应为学校强力实施“振兴文科”战略、提高人文社科整体水平、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搭建平台、开辟道路。有鉴于此,学校决定创办《文明互鉴与文学研究》集刊。

《文明互鉴与文学研究》集刊以“互鉴共进”“共融共赢”为原则,立足前沿、着眼实践、注重创新,坚持学术性、原创性和地域性特色,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及巴蜀文化传承、发展与传播。集刊将聚焦重塑文明观和重写文明史、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中国文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蜀学”复兴与“学术川军”、巴蜀文化及其数字化工程、巴蜀文学地理学研究、“一带一路”文学艺术研究、交叉学科与新文科建设、区域与国别研究等问题的研究,寻找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答案与文学路径,旨在以跨国别、跨地域、跨文明、跨文化等诸多特征考察多元文明互鉴背景下的文学研究新路径,致力于传承天府文脉和蜀学传统,增强文明互鉴意识与地方文化自信,助力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我们相信,通过集刊这个平台,通过学者们的深入研讨、观点交锋、思想碰撞和互鉴交流,一定能在文明互鉴与文学研究方面形成许多新见解、新共识、新思想,一定能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一定能为成都大学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积累更多宝贵经验,一定能为成都大学人文社科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凯风自南,育此新苗。茎寸凌云,功赖培浇。希望《文明互鉴与文学研究》这株学术新苗,在广大同仁的精心浇灌呵护下,假以时日,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

杨玉华         

2024 年元月吉旦于濯锦江畔之澡雪斋

(作者系成都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成都大学文明互鉴与“一带一路”研究分中心主任、学术委员会主席,成都大学“一带一路”与巴蜀文化研究数字化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文新学院教授,本刊主编;四川大学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文新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四川省社科联常务理事、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比较艺术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

联系方式
邮箱:scu2011construct@163.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川大路二段文科楼1区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文科楼
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