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由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的《中国多民族研究文库》已由民族出版社出版。首批出版的分别为中心理事、学术委员纳日碧力戈教授的《民族三元观:基于皮尔士理论的比较研究》和中心学术委员罗庆春教授的《双语人生的诗化创造:中国多民族文学理论与实践》两部著作。纳日碧力戈教授的专著主要以皮尔士理论为基点,通过比较性研究,对民族三元观做了较全面的阐述,体现出很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在...
2015年10月18日下午,四川大学本科志愿者团队多民族文化保护暑期项目交流会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举行。活动由“文化行者”协会组织,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老师参与指导,并邀请了“大山的翅膀”、蜀绣协会、多民族协同创新社等大学生社团及西南民族大学的同学到场观摩。 交流报告会特邀文学与新闻学院梁昭副教授、西南民族大学罗安平副教授及“文化行者”协会往届队长程楚峣、谢瑞琳和现任秘书长孙泽组成担...
2015年10月29日至31日,“黄土文明与多民族文化的人类学研究”学术研讨活动在四川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与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共同主办,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和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协办。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著名人类学家乔健教授,本中心特聘专家彭兆荣教授、秘书长徐新建教授以及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和复旦大学安介生教授等出席研讨并应邀做了...
2015年9月12日,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举行“第二届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师生见面会”。徐新建教授向入选联合培养计划的新同学介绍了本中心的建立与培养模式,希望各位新生要利用好由各协同单位提供的丰富资源,不断充实自我。随后,由梁昭副教授宣读了本期导师分配通知,并详细讲解了联合培养计划学习、生活以及学籍管理等方面的相关注意事项。 跨校际的人才联合培养是根据《四川大学关于支持协同创新中心培...
2015年9月13日下午,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特聘专家,悉尼大学卢端芳教授在西南民族大学航空港校区南区聚思堂(国际会议厅)做了题为“传统建造技艺再生之道”的讲座。本次讲座是“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国际论坛”系列学术讲座之一,目的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和实践走进成都高校的校园。本次讲座特别邀请了中心学术委员、特聘专家,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院长罗庆春教授担任...
2015年9月25-27日,“第14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在昆明举行。论坛以“人类学与山地文明”为主题,围绕“山地文明与地域文化”、“山地开发与生态变迁”以及“一带一路’战略与山地研究”等分题展开。来自海峡两岸的100多位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中心多名专家出席会议并做主题演讲,分别是徐新建《从“稻作圈”到“佐米亚”:西南山地的表述类型》、彭兆荣《面具之“声”:艺术人类学的原理关涉》、张兆和《苗王、萨玛、诸葛亮:从信...
2015年9月13日下午,在第五届成都国际非物质遗产节组委会和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安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师及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亚太地区区域研究机构顾问拉胡尔·高斯瓦米(Rahul Goswami)教授,在四川大学进行了题为“文化及可持续发展之未来”的讲座。讲座由四川大学梁昭副教授主持,刘颖副教授现场翻译,来自成都地区多所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和从业者前来听讲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