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6日,2019年秋季学期文学人类学第二次讲读暨扶贫报告文学第三次工作会议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251室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大学甘洛扶贫报告文学写作项目组共同主办,主题为“田野故事:实地调查的个案分享”。本次讲读会由博士生罗燕、赵靓主持,文学人类学学科点的硕、博研究生及项目组主要成员参与。上半场蔡春梅、温心悦以《扶贫之“路”:关于甘洛道路的人类学思考》...
2019年10月19日至20日,“纪念二里头遗址科学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洛阳召开。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特聘专家、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神话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叶舒宪及其团队核心成员易华、冯玉雷、胡建升、杨雪梅、汪永基等应邀出席并在大会上作了主题发言,就夏代文明与二里头文化等诸多问题进行研讨。该项活动促进了以文学人类学为主的跨学研究与考古学研究在华夏文明起源方面的交流合作与学科...
2019年11月1日下午,“科幻文学的洲际传播与跨媒介改编”学术对话会在四川大学举行。活动由成都市互联网协会和成都市科协等发起,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参与协办。在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姜振宇博士主持下,会议特邀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凯文·安德森(Kevin. J Anderson)和丽贝卡·莫斯塔(Rebecca Mosta)夫妇作为嘉宾引言,中心秘书长、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徐新建教授和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黎婵副教授做...
2019年9月28日下午,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在四川大学举办人类学民族志电影专题讲座,由北京大学人类学教授、中心特聘专家蔡华主讲,题目是《民族志电影的意义及其知识论准则》。中心秘书长徐新建教授主持,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张意教授、道教与宗教研究所李裴教授及边疆中心的张帆博士等出席。蔡华教授以自己拍摄的纪录片《无父无夫》为基础,围绕“民族志电影的意义及其知识论”展开学术探讨,并与在场...
2019年9月30日,应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邀请,法国人类学家、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法国人文科学之家基金会副主席让-皮埃尔·多松(Jean-Pierre Dozon)教授在四川大学做了以“社会文化人类学田野存疑之未来”为题的学术演讲。活动由中心特聘专家、北京大学人类学系蔡华教授主持。中心秘书长徐新建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张怡教授、完德加研究员等出席,四川...
2019年7月6、7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项楚学术文集》首发式”在成都举行。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项楚教授和中心理事长、四川大学副校长晏世经出席会议。来自美国、日本、德国、印度等海内外5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00余位学者出席会议。中心秘书长徐新建教授、副秘书长李菲副教授、中心办公室完德加研...
2019年春季学期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国家精品课程“比较文学”进入学期展演阶段。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曹顺庆教授、秘书长徐新建教授和副秘书长梁昭副教授作为课程主讲教师出席并担任展演评委。本次展演以打擂赛方式进行,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演播厅举办。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6级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近200人参加。曹顺庆教授在开场致辞中,强调了教学实践中突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