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2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致“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开幕式的贺信中再次向世界传递了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主张,彰显了中国促进世界文明发展的大国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我国对外文化和旅游工作以自信的步伐、开放的姿态和广博的胸怀,通过观念创新、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方式方法创新,大力构建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新格局,坚持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平等交流、和合共生,为世界文明发展进步作出新的历史性贡献。
01 以元首外交为引领,积极践行交流互鉴的文明观
这10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对外文化和旅游工作,发出了实施亚洲旅游促进计划、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促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等重大倡议,提出了举办中美旅游年、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中国法国文化旅游年、中国希腊文化和旅游年、中国西班牙文化和旅游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促进年、中韩文化交流年、中英共同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墨西哥“中国文化年”等重大举措,亲自出席南非“中国年”、中拉文化交流年、中埃(及)文化年、中缅文化和旅游年、金砖国家文化节、上合组织峰会文艺演出、中非合作论坛文艺演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晚宴文艺演出、中俄建交70周年庆祝大会文艺演出、葡萄牙“东风西韵——紫禁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展览等重要活动,为斯里兰卡、澳大利亚、巴基斯坦、新加坡、柬埔寨、越南中国文化中心揭牌。习近平总书记向中美旅游年、中国南非国家年、第三届和第四届阿拉伯艺术节、中国—老挝旅游年、中国—太平洋岛国旅游年、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首次会议、中国文莱旅游年、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开幕式致贺信贺词。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和支持下,对外文化和旅游工作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中国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02 以全球布局为导向,加快构建中外文明交流新发展格局
这10年,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基础全面夯实,形成覆盖全球的政府间合作网络。一是双边合作机制不断扩展,我国已与157个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合作政府间文件,累计签署的文化交流执行计划800余个;二是多边合作机制全面铺开,上合组织成员国文化部长会晤、金砖国家文化部长会议、中国—东盟文化部长会议、二十国集团旅游部长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旅游部长会议、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部长论坛、文明古国论坛部长级会议等16个多边文化和旅游合作机制稳步运行,显著提升了我国在文化和旅游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引导力;三是城市间交流机制日益巩固,10年来当选“东亚文化之都”的中日韩各城市开展深度合作,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加快发展,点对点增进了城市间人民友谊。
这10年,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驻外旅游办事处建设加快推进,总数分别达到45个和20个。各机构每年联动举办“欢乐春节”“中国旅游文化周”“天涯共此时——中秋节”“云·游中国”等活动,全方位展示中华优秀传统和当代文化,塑造“美丽中国”整体旅游形象,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发挥着积极作用。
这10年,我国对外文化传播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面向世界有力传播中国声音。“中国文化网”英文版及海外社交账号、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驻外旅游办事处网站及海外社交账号等平台构成了对外文化传播网络和新媒体矩阵,为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提供了与时俱进的表达方式。
03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自信迈向世界舞台中心
这10年,我国持续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战略合作,积极参与文化和旅游领域国际公约事务,推动国际文化和旅游规则朝着更加公平、正义、多元、开放的方向发展。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已达42个,总量居世界首位,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理念、方案、实践为世界提供了借鉴。中文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官方语言,有力提升了该组织作为联合国专门机构的完整性和权威性。浙江余村、安徽西递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首批“最佳旅游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共识。
这10年,我国积极开展文化和旅游领域对外援助与支持,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通过对外人力资源培训,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培养了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管理、剧场管理、文化产业、舞台艺术、文物修复、动漫设计、旅游管理等领域人才,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增强了发展中国家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信心。通过举办“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和实施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大力支持国际汉学和中国研究的发展。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小额文化援助,带动各国文化事业进步,丰富各国人民文化生活。
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坚定与各国深化合作、逆势前行,分享文化和旅游领域助企纾困经验,为全球文化交流和旅游往来恢复发展蓄势储能。中外文化工作者并肩携手,通过联合艺术创作、联合线上展演等方式,为世界人民共抗疫情凝心聚力。
04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愿景,坚实推进民心相通
这10年,中外文化和旅游大型交流活动多点开花、异彩纷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等文化盛会,以及中美旅游年、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中澳旅游年、中拉文化交流年、中卡文化年、中赞文化年、中克文化和旅游年、中国南非国家年、中哈旅游年、中柬文化旅游年、中葡文化节、上合组织文化年等30余个大型文化和旅游年(节)成功举办,使我国和世界人民在人文交流中增进相互了解、拉近彼此距离。
这10年,“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开放包容的“朋友圈”持续扩大。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博物馆联盟、艺术节联盟、图书馆联盟、美术馆联盟相继建立,成员单位增至539家。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展示平台广受青睐。包含音乐、美术、演艺、文化遗产、图书馆等领域内容的“文化丝路”计划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享受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便利。
这10年,文化和旅游交流品牌项目日臻完善。文化和旅游部聚力打造“欢乐春节”“美丽中国”等全球化品牌,推进“艺汇丝路”“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等专项品牌建设,促进“拉美艺术季”“澜湄旅游城市”“上合组织艺术节”“金砖国家艺术节”“阿拉伯艺术节”“意会中国”“中非文化聚焦”“中俄文化大集”等区域性品牌精准发力。“欢乐春节”活动连续举办13年,疫情发生前年均在130余个国家举办活动约2000场,成为我国与世界人民共享传统节日的重要桥梁。“美丽中国”“发现中国之旅”等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感知中国,品味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这10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来”项目量质齐升。“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北京国际音乐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中国国际马戏节等活动特色各异,为推动中外文化交融互通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眸10年,春华秋实;面向未来,笃行不怠。新的征程上,广大对外文化和旅游工作者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精神,坚定走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推动对外文化和旅游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文旅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