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bg
热点推荐
01
02
03
04
全球热点
当前位置: 首页   全球传播   全球热点   正文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多维度研究,入选202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上传时间:2024-05-23 19:38:17 | 发布人:暂无 | 阅读:

经过学界推荐、文献调研、专家研讨评议等程序,12月29日,光明日报理论部、学术月刊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评选出202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其中就有“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多维度研究”,排在热点第4。

入选理由:讲清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起源、形成与发展,揭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演进规律,有助于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有力的学理支撑。2023年度,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研究从多个层面得到拓展深化。

1.研究理论与方法不断完善。提出研究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史观,综合运用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科学揭示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的历史过程。

2.研究维度不断拓展。从文明探源、民族考古、公众考古、边疆史、民族史等多角度,利用边疆、民族地区丰富的考古发现和民族文献史料,客观呈现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塑造中华文明的基本史实。

3.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细致探讨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演进过程,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规律、脉络与方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在京展出 新华社记者 郝建伟 摄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彭勇在点评中表示:2023年度,有关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研究备受学术理论界关注,并呈现出几个鲜明特点。

1.学科交叉属性强。除历史学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学者都有广泛参与。

2.研究内容兼具宽度和深度。研究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运用扎实的理论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手段,深入挖掘、整理和探究各民族之间以及各民族内部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

3.创新性突出。突破了侧重于单一民族个性、差异性的研究范式,真实呈现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的共同性和整体性特征。面向未来,应在强化多维度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建构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引向深入。一方面,加强多语种史料的挖掘和整理,在多学科联合攻关上继续下功夫。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研究的对象和区域,既关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史,也加强对少数民族之间及其内部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研究;既关注传统边疆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也深化中部及东南沿海地区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

▲光明日报2023年12月29日第11版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联系方式
邮箱:scu2011construct@163.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川大路二段文科楼1区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文科楼
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