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核,由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四川大学客座教授阿来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甘青川藏族口传文化汇典”顺利结项。该项目于2013年11月立项,由四川大学负责,参与单位包括西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的相关院系。项目以甘青川地区的藏族口传文化为对象,重点对其口传文化进行搜集、整理与研究,一方面立足于民族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的已有...
2021年5月9日上午,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下属分中心——文明互鉴与“一带一路”研究分中心成立仪式在成都大学新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四川大学副校长、中心理事会理事长姚乐野教授,中心主任、学术委员会主席暨首席专家曹顺庆教授,四川大学社科处处长、中心副理事长傅其林教授,以及来自四川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活动。成立仪式由成都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小军教...
2021年4月24日,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甘青川藏族口传文化汇典”项目成果评审会议在成都祥宇宾馆祥华厅顺利召开。中心主任、学术委员会主席暨首席专家曹顺庆教授、中心副主任曾明教授、中心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李怡教授、中心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徐新建教授、中心常务副秘书长李菲副教授参加了结题评审会,中心特聘专家、项目首席专家阿来教授代表课题组汇报项目成果,与会专家就成果结项、鉴定等事宜进行了认真评议。课题...
2021年4月7日下午,四川大学-成都大学协同共建工作会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一区文学与新闻学院418会议室召开。中心主任、学术委员会主席暨首席专家曹顺庆教授、成都大学副校长杨玉华教授、四川大学社科处处长及中心副理事长傅其林教授、中心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徐新建教授、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谭筱玲教授、成都大学特聘研究员任家乐教授、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王瑜副教授、中心常务副秘书长李菲副教授、中...
为全面推动“十四五”发展规划与“创新2035”五大先导计划中“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专项计划,综合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实力,四川大学实施了高水平人才引进计划,创设文科讲席教授。2021年,我中心副主任张法等7人获聘四川大学首批文科讲席教授。3月25日,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见面会于望江校区明德楼举行。校党委书记王建国,校长李言荣,副校长张林、姚乐野与川大首批聘任文科讲席教授及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会。王建国书...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心牵头单位四川大学顺应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在制定学校“十四五”规划中率先启动“创新2035”五个先导计划,以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为牵引,谋划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及时对接国家重大计划和成渝地区建设科技创新高地的重大机遇,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学科集群的创新发展,产生一批从“0到1”的原创成果,推动学校优势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
3月11日晚7点,由四川大学比较文学基地、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四川大学比较文学国际讲座第九讲正式开讲。本场讲座由中心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徐新建教授主讲《从语词、语义到语用:现代中国的“文学”词变》。四川大学梁昭副教授担任主持人,四川大学李怡教授担任评议人,420余名听众在线上聆听了讲座。徐新建教授从“文学”在比较文学、文学人类学以及人类学这三个领域中呈现出的不同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