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日(星期一)下午15点至17点,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马克•本德尔(Mark Bender)在文科楼二楼阶梯教室为文新学院的师生带来一场题为“生态文学与民族诗歌在东亚”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四川大学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主办。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梁昭副教授担任主持。在讲座中,本德尔教授分析了“Zomia”地区诗人的诗歌,关注该地区在如今社会、政治...
2015年5月24日,由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专题研讨会在四川大学举行。研讨会由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曹顺庆教授主持,中心理事长、四川大学副校长晏世经教授做专题讲话。与会者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现实意义及其与中心的关联展开了讨论。出席会议的有西南民族大学校长曾明教授、北京大学蔡华和杨煦生教授、中国社科院汤晓青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叶舒宪教授、新疆喀什师范学院...
“梦的回归”——中美诗歌、音乐交流会于2015年5月17日在西南民族大学文翰宾馆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交流会由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主办。来自美国俄亥俄州里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的师生以及其他社会各界爱好诗歌和音乐的人士参加了此次交流会。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主任Mark Bender、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院长阿库乌雾等嘉宾莅临了此次交流会。上...
2015年5月14日上午,由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和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举办的“2015年罗兰•巴特诞辰百年中国纪念活动·成都交流会”在四川大学文科楼200会议室举行。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的总领事魏雅树率巴黎七大的埃里克•马尔蒂教授等一行与四川大学学者进行了专题交流。活动由魏雅树总领事和王晓路教授主持,双方就罗兰•巴特的学术思想及多学科影响展开阐述和对话,法方的发言题目...
5月1日,由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和人类学高级论坛组织的“黄土文明与地方发展”研讨会在四川大学文科楼举行。四川大学徐新建教授、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与复旦大学安介生教授率领的四个团队以及第五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山西省介休市市长王怀民、市政协副主席郝继文等出席会议。来自四川大学、中山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的数十名师生参加了学术研讨。 会...
2015年4月26至30日,中心副理事长、《民族文学研究》主编汤晓青研究员率编辑部成员赴湘西、怀化考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和批评状况,特邀四川大学徐新建教授、暨南大学姚新勇教授、大连民族大学李晓峰教授同行,并与当地文联、作协及吉首大学、怀化学院等联合召开了“湖南省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批评”学术研讨会。在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所所长何小平和苗族作家龙宁英、刘潇的协助下,众学者深入基层,走访了花垣县十八洞、竹...
2015年4月24-26日,由中心专家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成果汇报暨学术研讨会在厦门成功举行。本中心副秘书长李菲副教授代表课题组就立项以来的各项成果进行了全面汇报。课题首席专家彭兆荣教授的主题发言围绕“生生遗续”这一核心观念阐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接续本土传统根脉、对话世界遗产话语的理论创建,并对中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予以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