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bg
热点推荐
01
02
03
04
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中心动态

2015年3月13日至3月15日,“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本中心专家徐新建教授、丁宏教授、阿拉坦宝力格教授、彭兆荣教授和李菲副教授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人类学高级论坛是在费孝通先生的倡议下,秉承“和而不同”的理念,以促进中国人类学的发展为宗旨于2002年联合创立的学术平台,至今已举办14届年会,并已成为两岸三地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类学民族学学术交流平台。本次研讨会旨在交流人类学中国研究经...

2015-03-26 18:28
阅读

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创立于2013年11月,以四川大学为牵头单位,以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为核心协同单位,重庆文理学院为主要参与单位,旨在协同国内外各相关学科的创新力量,解决在国际国内社会形势急剧变化的背景下如何增强中华多民族团结与凝聚的理论及现实问题。中心于2014年被批准为四川大学校级“2011计划”培育项目,使用...

2015-03-20 08:30
阅读

2014年11月13日下午,由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主持召开了“关于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有关问题专题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四川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罗中枢教授、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李光宪教授、四川大学副校长晏世经教授等多位校领导,以及四川大学社科处处长姚乐野教授、财务处副处长王宝富教授、中心主任项楚教授、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曹顺庆教授、中心秘书长徐新建教授、尹富教授以及中心专家代表冯宪光教...

2015-03-17 18:34
阅读

2014年12月13至14日, 在“藏羌彝走廊的文化资源及民族遗产的符号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会在西南民族大学召开之际,由四川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分别牵头、多家协同单位参与的“民族文化的符号学研究”平台和“藏羌彝走廊民族文化资源研究”平台以召开专题学术研讨会的方式正式启动。13日下午和14日上午,“民族文化的符号学研究专题”学术研讨会分上下两场进行。会上,平台首席专家赵毅衡教授就建立民族符号学的可...

2015-03-17 18:33
阅读

2014年12月19日,由2011协同创新中心团队集体教学的硕士生联合培养平台课程《文化遗传与文化凝聚》在望江校区文科楼二楼教室圆满结课。最后一次课程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匡宇博士做了名为“历史学家之争、德国特殊道路与民族认同的重建”的专题讲座。匡宇博士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爆发的德国历史学家之争出发引出对德国民族认同重建的思考。他先对德国学界对纳粹历史的“正常化”与坚持批判双方的观念冲突进行审视,随后又在...

2015-03-17 18:32
阅读

2014年11月26日上午,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核心组成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在武侯校区行政楼809会议室隆重举行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云贵川百部《彝族毕摩经典译注》研究”开题报告会。 开题会由中心专家、西南民大彝学院院长罗庆春教授主持。中心副理事长、西南民族大学曾明校长和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黄兵主任作了讲话。在开题报告会上,课题组首席专家、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蔡富莲教授对课题进行了...

2015-03-17 18:31
阅读

12月12日和14日,由北京大学蔡华教授主讲的“婚姻制度是人类生存的绝对必要条件吗?”及中国社科院刘大先副研究员主讲的“现代历史转型与文学的知识生产”讲座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顺利举行。蔡华教授的讲座以风趣幽默的方式讲述了现今学界关于婚姻、家庭研究的基本状态,并用中国的摩梭人这个案例阐述他的结论——“无父无夫”的社会,无婚姻制度。此外,蔡华教授还评价了人类学家萨林斯和列维-斯特劳斯的观点,以此揭示出此次演...

2015-03-17 18:31
阅读
联系方式
邮箱:scu2011construct@163.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川大路二段文科楼1区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文科楼
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