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全国教材工作会议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表彰会于线上举行,中心主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暨首席专家曹顺庆教授获评“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全国教材建设奖是教材领域的最高奖,是检阅、展示教材建设服务于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成果,增强教材工作者荣誉感、责任感,推动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教材体系的一项重大制度。
曹顺庆教授从教近四十年,不但学术研究硕果累累,人才培养桃李芬芳,而且在教材建设上也成就卓著。曹顺庆教授编著的第一部国家教委“九五”教材规划——《东方文论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教材)二等奖,他先后担任了《中西比较诗学》(北京出版社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莫斯科出版社俄语版2017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世界文学发展比较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比较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四川大学全校学生必修课教材《中华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比较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初版,2018年再版)、《比较文学变异学》(商务印书馆,2021)等15部重要教材的撰写与主编,还担任了17部“教育部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系列教材(重庆大学出版社)、7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总主编,除了《东方文论选》获国家级教学成果(教材)二等奖(2001)外,他主编的《中西比较诗学史》获四川省第十四次社科成果奖一等奖(2010)、《比较文学学科史》获四川省第十五次社科成果一等奖(2012)及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二等奖(2013)、《中外文论史》获四川省第十六次社科成果一等奖(2014)及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科)二等奖(2015),所担任总主编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被多所高校选用推广。曹顺庆教授担任第一首席专家,主持的中宣部、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比较文学概论》自出版以来累计印刷15次,累计印刷并销售约12万册,被全国258所高校采纳。


曹顺庆教授从教以来,践行立德树人,成效突出。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2008),主讲课程《中外语言文学与文化专题研究(中华文化——<十三经>)》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021)、《比较文学》获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8),主持项目“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与双语人才培养”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5)、“比较文学教学团队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9)、“原典阅读与‘中华文化’素质课课程改革研究”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0),参与的“打造跨校跨地区通识教育联盟,构筑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这些成果不仅见证了曹顺庆教授几十年的初心与坚守,更展现了其教学理念上的远见卓识。以教材建设为基点改革人才培养、以原典课堂为平台传承人才培养、以科教相长为视野创新人才培养是曹顺庆教授始终探索的教学之道。
作为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暨首席专家,曹顺庆教授在教材建设方面的贡献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肯定,对扩大中心的学术影响力、提升中心的学术声誉有着积极意义。(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秘书处 2021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