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下午至31日上午,中心协同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的学者多洛肯(哈萨克族)、高人雄,蒙语学院院长额尔登别力格(蒙古族),中国大藏经全文数字化研究所的多拉(藏族)等几位教授专程到达中心牵头单位四川大学进行交流,与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徐新建教授等就开展丝绸之路多民族文化研究的事宜作了协商。西北民族大学的学者就本校学科资源、团队优势及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徐新建教授报告了协同创新中心近期工作...
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四川大学与核心协同单位西北民族大学自2011年7月签订《四川大学对口支援西北民族大学合作协议书》以来,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共建合作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概述如下:一、创新中心协同1. 西北民族大学参与四川大学“中国边疆安全与发展战略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工作。2. 西北民族大学作为核心协同单位加入四川大学牵头的“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
在2014年9月19-21日举办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11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学者叶舒宪、汤晓青、徐新建和梁昭等召集了以“多民族国家的比较文学疆界与研究范式”为题的圆桌专题。本次讨论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下属的两个二级学会——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和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会共同发起,旨在从文学与文化的角度阐述多民族中国的跨界比较和交流。中心多位专家参与了为期两天的专题讨论...
为促进中心协同单位间的学术交流与对话,提升中心整体学术水平与影响力,2014年10月12—14日,中心在重庆文理学院红河校区举行了系列专题讲座。本次系列专题讲座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世界宗教与普世伦理中心主任杨煦生教授、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中心主任蔡华教授以及四川大学文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徐新建教授三位中心特聘专家担任主讲嘉宾,为重庆文理学院师生以及部分来自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的硕、博士研究...
根据《四川大学关于支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的办法》(川大社科[2013]20号)文件精神和中心理事兰州会议《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工作计划》的相关安排,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于2014年秋季学期正式启动了由中心各协同单位共同参与的人才联合培养计划。本届人才培养计划已在四川大学2014级硕士新生中正式选拔了十七名品学兼优的同学作为联合培养的对象。同时,中心正式聘请了来自协同单位的(以拼音为序)阿地里•居玛吐尔地(中国...
根据本中心《2014-2015学年人才联合培养启动方案》的相关安排,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以中心专家团队方式开设的2014级联合培养计划平台课程《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正式开讲,目前已进行了四次授课,分别是:第一讲(9月19日),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冯宪光教授主讲:《“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的社会人类学基础》,内容包括“文化的社会人类学解释”、“文化遗产的三种主要方式”和“文化遗产凝聚功能的人类共同体指向”三个...
2014年12月13至14日,由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主办、西南民族大学和四川大学承办的“藏羌彝走廊的文化资源及民族遗产的符号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会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术会议厅开幕。中心核心协同单位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中心主要参与单位重庆文理学院代表,以及来自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科学院、巴黎第十大学、加...